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诽谤算刑事案件吗?

诽谤算刑事案件吗?

时间:2024.02.21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972人
律师解析:
诽谤罪是属于刑事自诉案件,当事人受到他人的诽谤,对自己生活和名誉造成严重影响的,就会可以到法院起诉诽谤的人,要求诽谤人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对于刑事类案件的法律规定可知,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诽谤罪是情节犯,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诽谤罪,予以立案追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法院的判罚是: 1、一般情况下,损害他人商业信誉,造成他人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构成犯罪的,会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

诽谤罪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展开辩护: 1、被告人是否有酌定从轻或减轻的情形; 2、被害人是否有过错; 3、口供是否有刑讯逼供的情形; 4、证人的证言之间的矛盾点;......

诽谤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 1、一般情况下,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2、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罪名,但是,已经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构成造谣诽谤罪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认定诽谤罪需考虑:犯罪嫌疑人使用暴力或不当手段公然侮辱、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且主观故意。依据《刑法》第246条,受害人控告后(除非涉及公共安全),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网络平台上的行为,法院可请公安机关协助。

    浏览量:1109 2024-06-01
  • 法律规定诽谤罪怎么判刑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刑法》第246条,诽谤罪量刑视情节轻重而定,严重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处罚。若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即便无受害人起诉,也可追究刑责。信息网络诽谤且受害人取证困难,法院可请求公安协助。具体量刑需根据案情判断。

    浏览量:874 2024-06-01
  • 诽谤罪追诉年限是多久内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未明确诽谤罪追诉时效。通常,追诉时效依犯罪最高刑而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者时效五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时效十年,十年以上时效十五年,无期徒刑或死刑时效二十年。诽谤罪时效或需参照其他法条,具体时效需查阅相关法律解释。

    浏览量:1018 2024-06-01
蓝杨律师

重庆金牧锦扬(沙坪坝)律师事务所

蓝杨律师,擅长处理劳动纠纷、合同纠纷、婚姻家事、工伤赔偿、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纠纷。在承办案件过程中,思维敏捷,遇事冷静,对待案件细致入微,对待当事人真诚热心;执业以来多次受到当事人好评认可,把自己的特长和律师的使命相结合努力使当事人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咨询该律师
  • 随意辱骂他人会怎么样

    1889人阅读

    辱骂他人应受到法律制裁。情节较轻者,虽未构成刑事案件,但仍会面临拘留和罚款的处罚。若侮辱行为恶劣至极,触犯刑法,则构成侮辱罪,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使用侮辱性言辞,以维护社会和谐与文明。任何形式的辱骂都不应被容忍,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友善的社会环境。

  • 辱骂他人构成什么罪民法典

    1232人阅读

    在民法典中,公然以暴力或其他方式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若情节严重,可能构成侮辱罪。这种行为损害了他人名誉和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根据法律,犯罪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惩罚。

  • 侵犯名誉权的立案条件有哪些

    1265人阅读

    侵害他人名誉权需满足条件:实际伤害行为、第三方了解、主观过错、具体个体受害、严重损害名誉。法律制裁措施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治安拘留或罚款、刑事责任(情节严重)。

  • 微信群里被人辱骂怎么维权

    1637人阅读

    当个人权益在微信群遭受侮辱性言论侵害时,应这样维权: 收集侮辱性言论作为证据,咨询律师了解法律权益和维权途径,向警方报案,若警方不立案,可复议或申诉。若侵害严重,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和恢复名誉。如涉及行政法规或刑事责任,可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建议尽早寻求专业法律顾问协助,确保法律程序正确执行,保护个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