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江苏法律咨询 > 苏州法律咨询 > 苏州离婚法律咨询 > 异地可以办离婚证吗?

异地可以办离婚证吗?

ask****467 江苏-苏州 离婚咨询 2024.12.05 22:35:36 452人阅读

异地可以办离婚证

其他人都在看:
苏州律师 婚姻家庭律师 苏州婚姻家庭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5555555523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浙江-杭州 咨询解答:286687条

协议离婚的话,需要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不能异地办理。如果选择诉讼离婚,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024-12-06 21:17:10 回复
咨询我
19151708706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江苏-苏州 咨询解答:1474条

你好,涉及到多少钱的案件金额标的

2024-12-06 09:04:42 回复
咨询我
19951029982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江苏-苏州 咨询解答:17508条

你好,具体什么情况,详细说一下

2024-12-06 07:24:38 回复
咨询我
18550094524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江苏-苏州 咨询解答:11414条

具体什么问题详细沟通

2024-12-06 07:10:20 回复
咨询我
15995850971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江苏-苏州 咨询解答:2791条

你好,详细情况说一下

2024-12-06 07:03:22 回复
咨询我
13776240903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江苏-苏州 咨询解答:1227条

你好,省内还是省外办理

2024-12-06 05:24:58 回复
地区:江苏-苏州 咨询解答:12118条

可以通过法院调解离婚,具体可以电话联系我

2024-12-05 23:26:05 回复
查看其他2位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不是,就现在的现实情况是不能的,驾驶人在异地违章,应当在收到交通违章处罚单的15天内,到交通违法地或者驾驶证核发地交通管理部门缴纳罚款,接受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05号》  第四条交通警察执勤执法中发现的违法行为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  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管辖。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确定管辖主体,并通知争议各方。  第五条交通技术监控资料记录的违法行为可以由违法行为发生地、发现地或者机动车登记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  违法行为人或者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交通技术监控资料记录的违法行为事实有异议的,应当向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由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九条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一百一十条 执行职务的交通警察认为应当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给予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可以先予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并在二十四小时内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  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应当在十五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接受处理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医疗事故异地鉴定怎么做医疗事故异地鉴定制度的内涵医疗事故异地鉴定制度,是指医疗事故鉴定由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地以外的地方医学会组织的制度。其与医疗事故就地鉴定相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第一,医疗事故异地鉴定仍由地方医学会组织。医学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鉴定,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1条的规定,异地鉴定也应遵循这一规定。几年来,医学会在组织医疗事故鉴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事实证明,它具有医疗事故鉴定所需要的独特优势和综合能力。第二,组织异地鉴定的医学会,与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医疗机构不存在亲疏关系。医疗事故鉴定由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地以外的医学会组织,这是医疗事故异地鉴定制度的核心。目前,患方对医疗事故鉴定的公正性持怀疑态度,主要原因在于医疗机构与医学会的亲疏关系上。因此,要提高患方对医疗事故鉴定公正性的信任度,就必须在机制上有所创新。第三,医疗事故鉴定专家鉴定组由异地专家组成。既然医疗事故鉴定异地进行,专家鉴定组自然也应由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地之外的专家组成。否则,实行医疗事故异地鉴定制度就没有任何意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学会是医疗事故鉴定工作的组织者,而真正有权鉴定的是“随机抽取”产生的专家。开展异地鉴定需要考虑的问题首先,异地鉴定是否违反现行法律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0条、第21条及第22条规定,对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及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要交由和委托医学会组织鉴定。市区级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鉴定,省级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同时规定,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从这些规定看,异地鉴定与现行规定并无冲突。其次,异地鉴定是否方便当事人。《条例》第3条规定,处理医疗事故,除了要做到公开、公平、及时外,还要做到便民。现行医疗事故鉴定体制实行属地化的原因,是基于患者在居住地就医,与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后,由当地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对医患双方都非常方便。但“便民”作为一项原则,不能仅仅理解为距离的远近,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医疗事故鉴定制度是否有利于患者伸张自己的权利等。建立医疗事故异地鉴定制度,其目的不是否定现行的医疗事故鉴定制度,相反,正是在保留现行鉴定制度的基础上,再给患者及医疗机构多一个选择。从这个角度说,异地鉴定更加方便当事人。第三,异地鉴定是否增加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异地鉴定可能增加当事人的费用支出,主要是交通费、住宿费和通讯费。在这三部分费用中,最主要的还是交通费和住宿费。《条例》第51条第1款规定:“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所以,患方因医疗事故异地鉴定而增加的交通费、住宿费等,是可以获得合理赔偿的。如果异地鉴定制度安排得当,可以减少上述费用。如抽取鉴定专家的环节,可以在当地医学会的主持下,从异地鉴定地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这样,可使患者的信任度提高,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周期缩短,大大降低医患双方的实际支出和所付出的精力。第四,异地鉴定是否有利于解决纠纷。目前医疗事故争议难解决的症结,在于患方不接受不利于自己的鉴定结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对“当地”专家鉴定的公正性表示怀疑。这种怀疑基于两个因素,一是“当地”专家彼此之间比较熟悉。二是医疗机构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打消患方的疑虑,除了要在鉴定的实体公正性上下功夫外,还要在鉴定的程序公正性上下功夫。没有程序上的公正,实体上的公正就没有保障。医疗事故异地鉴定制度的建立,不论从程序上还是实体上,都为满足患方公正性的要求,提供了制度平台。这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相互认可的解决问题的机制。建立异地鉴定制度的意义首先,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的信任度。对现行医疗事故鉴定制度,患者最担心“地方保护”作祟,在这种心态下,往往很难接受与自己预期有差距的鉴定结论。开展异地鉴定,虽不能完全避免鉴定专家“胳膊朝里拐”的问题,但这一制度可避免来自行政等方面的干涉,在更大程度上防止不公因素。其次,可有效消除鉴定专家的顾虑。医疗事故鉴定专家都是知名专家,他们参加鉴定是尽社会责任。保护好他们,特别是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是保证鉴定结论客观、公正的前提条件。目前,鉴定专家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有来自医方的,也有来自患方的。与就地鉴定相比,异地鉴定的专家比较超脱,减少了许多要考虑的利害关系。第三,可有效促进医疗事故争议的行政处理。在就地鉴定的制度中,由于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医疗机构和负责组织鉴定的医学会,都处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管辖范围内,即使卫生行政部门没有任何干预案件的行为,也容易被外界误认为有碍公正。而异地鉴定将案件跨地区交出去鉴定,上述误解的条件不再存在了,卫生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会感觉轻松。合理安排好异地鉴定制度第一,将异地鉴定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鉴定制度。在实行异地鉴定制度的同时,应继续保留医疗事故就地鉴定的制度。异地鉴定制度中的“异地”,可以是同省内的异地,也可以是跨省的异地。在实践中,医患双方采用何种医疗事故鉴定制度,是选择省内的异地鉴定,还是跨省的异地鉴定,可由他们自己协商确定。在医患双方协商不成时,应当优先采用患方的选择。第二,医疗事故异地鉴定应当有组织地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鉴定的启动、鉴定专家的产生、鉴定的过程、鉴定后的审核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有些要求是对医学会提出的,有的是针对卫生行政部门的,这些规定要求都适用于医疗事故异地鉴定。所以,不同地区之间开展医疗事故异地鉴定的合作,有关的医学会、卫生行政部门等,应事先形成共识,就具体操作问题达成协议或者默契。第三,异地鉴定不宜搞成固定对应管辖模式。建立医疗事故异地鉴定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医疗事故鉴定的性和公正性,应避免形成医学会之间固定对应管辖,也就是不能搞成甲乙两地固定互换进行鉴定的形式,防止影响医疗事故异地鉴定作用的发挥。第四,异地鉴定应当采取就近的原则。医疗事故异地鉴定与就地鉴定相比,将会增加医患双方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尤其是患方的负担。所以,在提高患方对医疗事故鉴定信任度时,也要注重患方的经济承受能力,采取就近异地鉴定的原则,既可达到鉴定的公正,也可方便当事人,减轻患者的负担。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取保候审可以异地办理吗

    专业解答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犯罪嫌疑人的拘留地或居住地不在当地,那么异地的公安机关就有权对其执行取保候审。只要满足取保候审的各项前提条件,并按照相关法规进行申请和审核,就有可能成功实现异地办理。

    2024.10.25 1091阅读
  • 异地取保候审可以办理吗

    专业解答异地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若满足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并且办案机构予以认同并准予实行的话,那么是可以在外地进行操作的。无论是亲属还是辩护律师,都有权利向相应的处理机构进行申请,例如在侦查阶段,可以向负责此案件的公安机关提出申请;而审查起诉阶段则需要向检察系统进行申请;至于审判阶段,自然是向法院提出申请。

    2024.10.20 1981阅读
  • 异地刑事拘留多少天可以办取保

    专业解答异地被刑事拘留后,是否可以取保候审,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嫌疑人的条件。一般来说,取保候审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只要案件还在侦查阶段,都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是,取保候审的申请是否会被批准,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犯罪的性质和情节、社会的危害性、嫌疑人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会妨碍侦查等等。

    2024.10.11 1783阅读
  • 取保候审是否可以异地办理

    专业解答在司法实务中,如果异地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办案机关评估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就会依法启动相关程序。这个程序的目的是按照法定流程,为符合条件的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的手续,这样既能保障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也能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

    2024.10.10 1549阅读
  • 可以在异地办理取保候审吗

    专业解答取保候审可以异地申请。犯罪嫌疑人在异地被抓捕或者案件在异地审理时,可以向异地的侦查机关申请取保候审,但能否成功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现状,需要办案机关进行分析评估。只有符合特定条件,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者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是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才能够获得取保候审的许可。

    2024.10.08 1439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