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办事直通车 > 住房保障 > 公租房 > 购房时订金与定金有什么区别

购房时订金与定金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02-25 03:13:56 浏览:8458次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定金”属于法律上的一种担保方式,有法律约束力。双方立了一个约定,交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将丧失定金;而收到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约定,则应双倍返还定金。订金”是不具备法律效应的,只能算做是预付款,所以不管是哪一方反悔了,钱都是可以要回来的。
购房时订金与定金有什么区别

开发商要求购房者事先交纳定金或者订金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很多购房者都会觉得定金与订金是一样的概念,但事实上这两者是完全的不同的,有着很大的区别。具体来说,购房时订金与定金有什么区别?下面就让律图小编为你解答疑惑。

一、购房时订金与定金有什么区别

商品房交易中,所说的订金与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显区别的。定金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是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的履行而自愿约定的一种担保形式。商品房交易中,买家履行合同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若买家不履行合同,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发展商不履行合同的,应双倍返还定金。我国《担保法》还规定:定金应以书面形式约定,不得超过主合同标准额的20%。当事人一旦以书面形式对定金作了约定并实际支付了定金,即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另一方面,定金作为合同履行的一种担保,《担保法》中规定:担保合同(即定金条款)是主合同的从合同,若主合同无效,定金条款无效(另有约定的,按约定)。换言之,若合同无效,定金条款亦无效,收受定金的一方应返还定金。如一方过错造成主合同无效,过错方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不是没收或双倍返还定金了。

订金并非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实际上它具有预付款的性质,是当事人的一种支付手段,并不具备担保性质。商品房交易中,如买家不履行合同义务,并不表示他丧失了请求返还订金的权利;反之,若发展商不履行义务亦不须双倍返还订金,但这并不意味着合同违约方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签订正式的房屋预售契约之前,买卖双方签订的有关认购书(或称意向书)并不是房屋买卖契约,不具备房屋预售契约的法律效力,只是一份广义的合同。若认购书中有定金条款,则若购房者在签订认购书后反悔,发展商有权没收购房者的定金;若发展商违约,不与购房者签订正式的预售合同,则购房者有权要求发展商双倍返还定金。如果认购书中约定的只是订金,那么就不具备定金的法律后果了。

由此可见,定金与订金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法律后果上都有明显不同,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购房者应对此有充分的理解,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行事。

二、买房时怎么避免定金陷阱

要避免定金陷阱首先不要与开发商签订认购协议书,不要交定金。

在商品房的交易过程中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前签订认购书、交定金并不是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一个必经程序,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直接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如果商品房买卖合同签不成,购房者可以全身而退,不留任何后患。

其次是将“定金”写成“订金”、“预付款”、“保证金”、“诚意金”、“押金”、“订约金”等,这样一旦房屋买卖合同签不成所交款项能退回,退回的法律依据有两个:

一是《担保法司法解释》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受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

另外,司法实践一般认为,“订金”等费用是预付款性质,因双方未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取得了该款项,属于不当得利,因此因按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来处理。再次是在签订认购协议时明确约定对自己有利的内容,如什么条件下定金可退,不退定金的法律后果及违约责任如何承担。

生活中,人们在交纳购房定金后,因种种原因又买房不成时,就会想让开发商退还定金。此时,很多开发商就会拒绝购房者的退定金的要求。事实上,有很多人都追不回购房定金,主要是由于在交纳定金时陷入了开发商设定的定金陷阱,而导致自己成了违约的一方。为了避免陷入定金陷阱,建议您在买房签订定金条款时能够事先咨询一下房产方面的专家律师的意见。

延伸阅读: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热门推荐

想获取更多住房保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