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开庭后判决没下来能撤诉吗

开庭后判决没下来能撤诉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6.10 · 1421人看过
导读:判决宣告前,原告大多可申请撤诉,这是其自行处置诉讼权利的行为,但需由法院裁定是否准许,法院会核查申请合法性及是否损害各方利益。在离婚案中,原告撤诉后若无新情况、理由,六个月内再起诉,法院一般不受理。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且原告撤诉获准许后,第三人成另案原告继续诉讼。开庭后判决未出,原告也可申请撤诉,同样以法院裁定为准。
开庭后判决没下来能撤诉吗

一、开庭后判决没下来能撤诉

判决宣告前,原告大多能申请撤诉,这是自行处置诉讼权利的举动。不过,是否准许得由法院裁定。法院会核查申请是否合法、有无损害各方利益。

离婚案里,原告撤诉后若无新情况、理由,六个月内再起诉,法院一般不受理。

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后,原告撤诉获准许,第三人当另案原告,原案原被告成另案被告,诉讼接着进行。开庭后判决未出,原告可提撤诉申请,以法院裁定为准。

二、开庭后判决未下撤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开庭后判决未下撤诉通常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法院会对撤诉申请进行审查,若撤诉出于原告自愿,且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违反法律规定,一般会裁定准许撤诉。但如果存在规避法律责任、损害他人利益等情形,法院可不准许撤诉。

例如,在债务纠纷中,原告为逃避法律对虚假诉讼的制裁而申请撤诉,法院就可能不准许。所以,开庭后判决未下原告可申请撤诉,但最终决定权在法院。

三、开庭判决未下时申请撤诉是否被允许

一般情况下,开庭判决未下时申请撤诉是被允许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法院会审查撤诉申请,若撤诉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不违反法律规定,且是原告真实意思表示,通常会裁定准许撤诉。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形,法院可能不准许撤诉,比如案件涉及违法犯罪行为、双方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等。如果法院不准许撤诉,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当探讨开庭后判决没下来能撤诉吗这个问题时,除了知道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撤诉,但要经过法院审查并批准这一要点外,还有相关的拓展情况。撤诉后,诉讼费用的承担问题就是一大关注点,通常撤诉的话,原告要承担一半左右的诉讼费用。另外,撤诉之后,原告在一定期限内再次以相同理由起诉的情况也需了解,不同案件类型有着不同的规定。如果您在撤诉流程、费用承担以及再次起诉等方面还有疑问,或者对开庭后判决没下来能撤诉吗这个问题还有更多想了解的,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