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协议书何时失效
离婚协议书自双方办理离婚登记,领取离婚证后生效,一般不存在失效的情况。
离婚协议书是双方就离婚相关事宜达成的书面约定,包括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条款。一旦生效,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涉及变更。比如,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签订的离婚协议书,受损害方有权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请求撤销该协议,撤销后协议自始无效。另外,如果双方协商一致,也可对离婚协议书进行变更或补充。总之,正常情况下离婚协议书不会失效,而是持续对双方权利义务产生规范作用。
二、离婚协议书中约定条款无法律效应咋办
若离婚协议书中约定条款无法律效力,需先明确条款无效的原因。若是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导致无效,应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相关条款,使其符合法律规定。
若条款损害了第三人合法权益,可能需与第三人协商,或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定。若因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条款,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条款。
若条款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重要内容无效,双方可重新协商并签订补充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作出判决。
三、离婚协议书无效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离婚协议书无效的法定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体不适格:订立协议的双方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一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真实表达意愿和承担法律责任,协议无效。
2.非真实意思表示: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协议,如威胁对方不签就伤害其家人,此类协议可被认定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协议内容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如约定逃避法定义务,免除一方抚养子女的义务,损害子女合法权益,协议该部分无效。
4.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例如通过协议恶意转移财产以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协议无效。
5.违背公序良俗:协议内容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和善良风俗,也会被认定无效。
当探讨离婚协议书失效的问题时,除了明确协议书失效的情形,还会衍生出一些相关问题。比如,若离婚协议书失效,财产分割该如何重新处理呢?原本依据失效协议书分配的财产可能需要重新协商或走法律程序来确定新的分配方案。另外,子女抚养权方面,之前协议书中约定的抚养安排也可能因协议书失效而需要重新考量。如果你曾遇到离婚协议书失效的情况,或是对失效后的财产分割、抚养权变更等问题存在疑问,别让困惑一直困扰你。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