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判决生效后发现新证据怎么办

判决生效后发现新证据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0 · 1790人看过
导读:如果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发现新证据能彻底改变原判决,可向最高法院申请再审。但需注意,此时判决已成既定事实,上诉已不可能。若新诉讼的核心诉求和论据与原案相同,法院可能因实体不充分等理由驳回。因此,当事人必须确保新证据的有效性,以成功推动再审程序。
判决生效后发现新证据怎么办

一、判决生效后发现新证据怎么办

假如,在现行判决已然生效之后,当事人方又惊觉出全新的证据,并且这些新发现的证据确实能够彻底修正此前所做出的判决或裁决的话,此时他们便可向最具权威性的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案件的申请。

须知,此类情况下,我们发现这类新的证据时,判决结果已然成为既定事实,上诉已必然无法实现,而且在此情形之下,就算再次发起诉讼,其核心诉求与论据仍然是相同的,那么法院很可能会以实体不充分之类的理由剔除该起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二、判决生效后的申请执行的期限,有哪些规定

申请执行,即申请申请强制执行,是指一方当事人未在指定期限内履行完毕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拘留等法定措施强制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行为。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

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

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算。

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人民法院应当在六个月内执行完毕。

实践中,如果人民法院采取各种执行措施后没有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一般会裁决终结本次执行。

终结执行后,如果发现了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恢复执行,申请人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恢复执行。

如果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尚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以上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谢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判决生效后发现新证据怎么办”,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