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证据调查 > 人民法院民事立案后证据不足如何处理?

人民法院民事立案后证据不足如何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19 · 4934人看过
导读:人民法院民事立案后证据不足的处理方式是:驳回诉讼请求。在我国的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中,案件的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人民法院民事立案后证据不足如何处理?

一、人民法院民事立案证据不足如何处理?

民事证据不足的,驳回诉讼请求。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二、民事诉讼质证程序是什么?

质证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出示证据,被告、第三人与原告进行质证;

(二)被告出示证据,原告、第三人与被告进行质证;

(三)第三人出示证据,原告、被告与第三人进行质证。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审判人员对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后,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与对方当事人、第三人进行质证。

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由审判人员对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后,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证据必须经过当事人在法庭上质证。证据应当上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认可并记录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但是仍然接受当事人的质证。

证据应当是原物或原件。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出示证据的原件或原物。

当事人就算是发起了诉讼,他也是可能会被判处败诉的,因为一个案件最终的结果,首先就需要当事人发起诉讼,发起诉讼之后,当事人就必须要因为自己的诉讼请求,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法院判案,最终是根据证据来判案的,所以当事人如果他的证据不足,法院依然是可以立案的,但是立案之后,就很有可能会判当事人败诉。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证据调查相关

  • 400次阅读
  • 立案,民事案件证据不足不是不可以立案的条件,是可以立案的,但可能败诉。立案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4-03-02 1322次阅读
  • 2023.03.11 4499次阅读
  • 316次阅读
  • 证据不足可以立案,证据不足的案件,应由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由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此外,在法庭上,如果合议庭认为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2024-02-26 1484次阅读
  • 2023.03.06 2586次阅读
  • 327次阅读
  • 证据不足可以立案,证据不足的案件,应由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由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此外,在法庭上,如果合议庭认为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2024-03-01 890次阅读
  • 2023.03.11 2621次阅读
  • 34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证据调查最新文章

遇到证据调查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