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对法院行政裁定书有异议怎么办

对法院行政裁定书有异议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5 · 4732人看过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规定当事人对法院的行政裁定书有异议的话可以上诉,但上诉的时间是拿到行政裁定书以后的10天之内,而且应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超过10天不上诉的一审的裁定就正式发生了法律效力。
对法院行政裁定书有异议怎么办

一、对法院行政裁定书有异议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1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第八十五条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8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二、行政裁定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1、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行政裁决是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特定行政机关,而不是司法机关,但是并非任何一个行政机关都可以成为行政裁决的主体,只有那些对特定行政管理事项有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经法律法规明确授权,才能对其管理职权有关的民事纠纷进行裁决,成为行政裁决的主体。

2、行政裁决的民事纠纷与行政管理有关。当事人之间发生了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是行政裁决的前提。

3、行政裁决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争议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后,可以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法定的期限内向特定的行政机关申请裁决。没有当事人的申请行为,行政机关不能自行启动裁决程序。

4、行政裁决具有准司法性。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行使裁决权的活动,具有法律效力。

5、行政裁决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对法院的裁定和判决有异议的都能上诉,可是,行政诉讼适用的也是二审终审制度,上诉的结果一般就是最终的结果了,所以,行政相对人要对一审的行政裁定书上诉的话,一定要准备好充足的证据。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行政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行政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