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精选解答 > 国家规定多少岁成年呢

国家规定多少岁成年呢

时间:2024.02.23 标签: 行政类 行政诉讼 阅读:1036人
律师解析:
我国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以上为成年人。
但如果是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视为成年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有:1、违法事实确凿;2、对该违法行为处以行政处罚有明确、具体的法定依据;3、处罚较为轻微,即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对组织处以10......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行政案件要有明确的被告。3、行政案件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行政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主体依照法律......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行政处罚应公示哪些关键信息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处罚公示遵循事实和法律,强调工商领域内的公开透明。涉及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如非必要,不公开居住地址、通信方式等个人信息)的,应谨慎处理并删除。只有在得到上级部门审批后,特定信息才可公示。

    浏览量:1022 2024-06-21
  • 提起行政处罚诉讼的期限要求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处罚决定六个月内可诉讼,需依法在限期内(非绝对)向法院提交。不动产案件诉讼时效最长可达二十年,超过则不受法律保护;一般案件限五年,期间内诉讼权利受保障。

    浏览量:992 2024-06-21
  • 行政诉讼中的期间如何起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机关未明确告知诉讼权或期限时,起诉期从实际或应知权利期限算起,但最长不超过五年,除非涉及不动产权诉讼,自行为作出之日起二十年后起诉无效。对未知具体行为的人,起诉期从了解或应知行为内容时开始。

    浏览量:1121 2024-06-21
陈永新律师

广东深亚太律师事务所

中国注册执业律师,律师执业证号14403201110047599,广东深亚太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自1997年开始从事法律职业工作,有20多年工作经历。执业以来,办理过大量的刑事辩护、行政诉讼、经济合同纠纷等案件;办理多宗疑难、复杂的诉讼案件,有丰富的办案经验。秉承用心服务每一位委托人,认真办好每一宗案件的服务理念。 业务领域: 刑事辩护领域:办理“裸-聊”敲诈勒索案,套路贷案,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案,非法经营(POS机刷卡套现等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案,网络游戏赌博、境外赌博、开设赌场案,毒品犯罪案,走私犯罪案,枪支弹药案,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诈骗、合同诈骗案,职务侵占等职务犯罪案,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仙人跳”、“网聊”强奸案,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杀人)、寻衅滋事等犯罪案。 行政诉讼领域:办理消费纠纷引发的行政执法(处罚)案,食品药品安全行政执法(处罚)案,姓名被盗用、冒用的工商注册登记行政争议案,交警行政执法(处罚)案,治安拘留行政处罚案,强制戒毒(隔离)行政强制措施案,不服工伤认定结果行政争议案,不服养老保险待遇行政争议案等。 主要案列: 代理深圳市某行政机关2017-2019年度行政诉讼系列案。 代理深圳某音乐公司诉深圳某KTV侵犯音乐作品著作权纠纷系列案。 代理成都某音像公司诉深圳某KTV侵犯音乐作品著作权纠纷系列案。 代理多宗深圳国际仲裁院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案件。 担任多家企业法律顾问。

立即咨询
  • 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期限分别是多少

    1184人阅读

    我国现行法规规定,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在知晓后六十天内提出,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行政诉讼方面,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或应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经行政复议的则应在收到复议决定书或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

  • 行政诉讼第三人不出庭的后果是什么

    1288人阅读

    在行政诉讼中,若第三者未亲自出席法庭,后果因情境和法律规定而异。可能影响判决结果,法院可能采纳其证据但未必经过严格审查。若作为被告缺席,法院可能作出缺席判决。法院也可能延期审理以保护其权益。总之,未出席庭审可能影响案件审理和裁决,具体后果因案件和法院裁定而异。

  • 行政诉讼可以风险代理吗

    1334人阅读

    我国《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国家赔偿和群体性诉讼等四类案件不适用风险代理。律师若违规采用风险代理,将受到律协的严厉惩处。委托方有权拒绝支付额外费用,并可要求退还已支付费用。

  • 行政诉讼上诉当事人如何列明

    1621人阅读

    在行政诉讼上诉过程中,上诉方需明确列出所有相关当事人作为上诉主体。若所有当事人均上诉,则共同为上诉人。若部分当事人上诉,未上诉方为被上诉人,其余按原审诉讼地位列明。此规定确保诉讼程序明确、公正,保障各方当事人权益。通过明确列出上诉主体,法庭能更准确地了解案情,作出公正的裁决。这也体现了法律的严谨性和对当事人权益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