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取保候审精选解答 > 取保候审后谅解书判缓刑吗

取保候审后谅解书判缓刑吗

时间:2024.05.26 标签: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 阅读:957人
律师解析:
在被告获取庭外和解协议之后,他/她获取缓刑的几率确实有所提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得到缓刑。在整个司法审判过程中,法院将全面评估众多因素,如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及被告的认罪态度等等。若犯罪行为相对轻微,且被告已经成功获得了受害人的谅解,这无疑有助于彰显我国宽大与严厉并重的刑事政策,因此有可能会被判处缓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事实并非如此,提请您注意,保释亦可称为取保候审,适用于犯罪嫌疑人已被判处刑法的情况便不再适宜使用此类举措。然而,即便其已遭判刑,仍有假释和减刑等可能性等待他们去争取。所以......

在这里我需要向您明确的是,虽然取保候审本身并不会给个人历史记录中添加任何案底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留下任何痕迹。实际上,如果在最后经由法院裁决之后被判定有罪的话,那么,......

在我国,申请取保候审并不会导致案底产生,然而,若此案最终经由公正的法院进行了裁决,那么便可能形成相应的案底记录。此外,即便未有最终的司法定论,仅仅是受到拘留这一惩处方式,......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涉嫌环保污染罪能否申请取保候审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企业法人违法环保被拘留后,仍可能取保候审:法律允许在满足条件如可能获轻刑、不致社会危害(如疾病、特殊时期)、司法进程需推进等情况下实施。取保候审需符合法律规定,以保障司法程序正常进行。

    浏览量:1118 2024-06-24
  • 取保候审期间结束后,还需承担刑事责任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取保候审仅是司法程序中的约束手段,非逃避法律责任的理由。《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最长期限为一年。检察院通知进行笔录属常态。期满后如需追责,检察院有权变更强制措施,如逮捕、拘留或监禁。

    浏览量:1059 2024-06-24
  • 非法拘禁移交检察院后还能否取保候审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公安机关将违法拘禁案移检后,符合条件的嫌疑人可申请取保候审。这是司法机关(公诉、检察院、法院)在未批捕或需变更强制措施时,给予被告人非羁押性保障的制度,旨在暂时解除其羁押状态。

    浏览量:869 2024-06-24
  • 申请取保候审的流程

    彭彦林律师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3、取保候审的执行。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播放量:943 2022-06-09
  • 取保候审多久必须结案

    覃程律师

    为了防止长期取保,既不结案,也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播放量:361 2022-06-09
  • 批捕后能取保候审吗

    覃程律师

    能。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批捕后也能取保候审的。根据《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播放量:957 2022-06-09
  • 保释金一般交多少钱

    1867人阅读

    保释金缴纳标准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案件性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经济状况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经济犯罪或涉及财产损失的犯罪,保释金可能为一至三倍涉案金额;其他刑事案件则设定在两千元至五万元之间。起始金额为一千元,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确定最终数额。

  • 刑事拘留最快多久可以保释

    1760人阅读

    刑事拘留后,被拘留者通常会在24小时内接到拘留地点和原因的通知,除非通知可能妨碍调查或出于其他特殊原因。保释申请的提出,则要求被拘留者能够证明自己释放后不会对社会构成威胁。在满足这一条件下,被拘留者可以寻求保释。

  • 取保候审有案底么

    1191人阅读

    取保候审本身不会直接留下案底,但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判决有罪,则会留下犯罪记录。同时,涉及取保候审的案件会有相关记录和证明文件,这些文件可能会被视为个人的犯罪记录。但需注意,取保候审阶段并未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罪行,因此不会立即产生案底。

  • 公职人员被取保候审是否停止工作

    1559人阅读

    公职人员取保候审期间,原则上可继续履职,但需遵循取保候审规定,不得擅自离开居所。具体安排需依据相关法规及单位规章制度。取保候审不等同于有罪认定,仅表明可能涉及犯罪调查,与最终裁决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