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毒品辩护精选解答 > 容留他人吸毒罪要哪些证据

容留他人吸毒罪要哪些证据

时间:2024.05.18 标签: 刑事辩护 毒品辩护 阅读:1144人
律师解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规之规定,“容留他人吸毒”罪行系指为他人提供吸食或注射非法药物之场所的行为。此处所称的“容留”,并不单指积极实施这一行为,还包括无论该行为是出于主动抑或是被动接受的情况。因此,即便被告人在受害人提出要求后,被动地为其提供吸毒场所,亦将被视为触犯刑法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
【容留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在我国可能面临的处罚包括有期徒刑、罚款以及强制戒毒等。具体的处罚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驾驶者的行为、是否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况、是否有悔罪表现等......

吸食毒品是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相关规定,自己吸食毒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但会受到行政处罚,并被强制接受戒毒治疗。具体来说,根据《......

海洛因属于阿片类毒品。海洛因,亦称盐酸二乙酰吗啡,是一种从吗啡生物碱合成的半合成鸦片类药物,它是一种白色或棕色粉末,具有很强的镇痛和成瘾性。海洛因最初被用作鸦片成瘾者的戒......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吸毒加故意伤害罪的刑期是如何判定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吸食毒品不构成犯罪,无刑事责任。但故意伤害他人按伤害程度分级制裁:轻伤三年以下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重伤则三年以上十年以下,严重伤害致死或重度残疾者,最高可判终身监禁乃至死刑。

    浏览量:1239 2024-06-08
  •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构成要件是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侵犯毒品原植物保护法之罪,要求故意犯罪,主体为普通公民,侵犯的是国家对毒品种植的管制。犯罪行为包括非法种植大量毒品原植物,重复种植或妨碍铲除,都构成客观要件。

    浏览量:1336 2024-06-08
  • 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应如何处罚量刑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递进:一般判处三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金;严重情节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特别严重则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可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以示严惩。

    浏览量:867 2024-06-08
  • 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案标准

    高发星律师

    (一)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同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二)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播放量:896 2022-06-08
  • 容留吸毒怎么认定

    康欣律师

    行为人无论是提供场所、吸毒器具,还是提供毒品,只要是与其他吸毒人员之间没有毒品交易行为,就不构成贩卖毒品罪,否则就应当以容留他人吸毒罪与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播放量:801 2022-06-08
  • 吸毒被抓会被判刑吗

    周玲律师

    单纯吸毒不触犯刑法,但应受行政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播放量:776 2022-06-07
  • 满多少岁贩卖毒品负刑事责任

    1487人阅读

    对于满14岁但未满16岁的青少年,他们已具备判别是非和自主行为的能力,应清楚认知贩毒后果。因此,应严格追责涉及他们的贩毒案件,除严厉制裁外,还需加强教育和引导,让他们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加强监管和帮教,防止他们再次犯罪。

  • 夫妻可以去派出所查对方吸毒史吗

    1813人阅读

    夫妻间若怀疑对方有吸毒历史,有权向公安局查询。若证实对方吸毒,政府可勒令接受三年社区戒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法制、品德教育等。强制戒毒旨在帮助上瘾者彻底消除毒瘾。

  • 贩毒是否需要严重到造成他人伤亡才判死刑

    1226人阅读

    涉及毒品犯罪的死刑情况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大量毒品,如鸦片超一千克或海洛因、甲基苯丙胺超五十克;身为毒品团伙首要分子;使用武器进行毒品活动;暴力抗拒执法且情节严重;参与有组织国际贩毒活动。以上情况均可能导致死刑判决。

  • 贩毒案件属于个人隐私案件吗

    1193人阅读

    毒品走私作为严重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健康,其侦查、审判及相关信息披露旨在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保障公共利益。多数国家司法制度中,毒品走私案件公开审理,信息可能通过媒体公布,以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司法公正并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但个人参与细节及敏感信息在特定情况下受法律保护。依法保护被告权益和隐私是司法原则,但贩卖毒品行为不属个人隐私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