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处罚辩护精选解答 > 非吸罪会没收个人银行存款吗

非吸罪会没收个人银行存款吗

时间:2024.05.17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处罚辩护 阅读:1140人
律师解析:
在中国,若行为人被认定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其个人财产通常不会遭受没收。
然而,在此情况下,其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以及相应的罚金惩罚。对于那些涉及金额特别庞大、情节严重者,他们将被判处更为严厉的刑罚——最低为三年以上,最高可达十年一上,同时还需缴纳高额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可以。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适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如果认......

具体的刑罚取决于犯罪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后果。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法律后果:妨害公务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

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以通过某种程序来消除缓刑的案底。如果个人希望减少缓刑记录对生活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遵守法律规定:在缓刑考验期内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违反缓刑的......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帮信罪金额量刑标准一般会判多久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帮助信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所确立的概念,也被称为“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此法律条款明确指出,如行为人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需要承担罚金的刑事责任。具体来说,量刑时将会对犯罪金额、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倘若涉及金额极其庞大或是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话,那么刑期可能会相应地加重。

    浏览量:1162 2024-06-06
  • 甘肃敲诈勒索罪量刑标准有几种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甘肃省,敲诈勒索犯罪的量刑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数额较大或多次作案,三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加罚金;数额巨大或有重情,三至十年徒刑加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重情,十年以上徒刑加罚金。具体数额标准由当地高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最高法院和检察院设定的范围内,结合经济和社会治安情况确定。这体现了法律对敲诈勒索犯罪的严厉打击和对地方实际情况的灵活适应。

    浏览量:951 2024-06-06
  • 盗窃罪金额36万判几年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判定盗窃罪的刑期时,需综合考虑被盗财物的价值以及案件的具体情节。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相关规定,对于数额特别巨大的盗窃犯罪行为,有可能面临着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同时还将被处以罚金。然而,具体的刑期裁定则需要由法院依据犯罪事实的严重程度、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大小以及被告人的悔过表现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评估与综合考量后作出决定。

    浏览量:1407 2024-06-06
  • 2024年减刑新规定

    康欣律师

    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等。

    播放量:893 2023-01-29
  • 非法聚众罪是什么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就是非法聚众罪。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139 2022-06-15
  • 非法聚众罪怎么定义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262 2022-06-15
  • 强制猥琐有谅解书缓刑是否合理

    1570人阅读

    在强制猥亵罪案件中,谅解书是否能助被告获得缓刑值得探讨。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7条,犯罪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若有谅解书并满足条件,或有机会缓刑。缓刑即法院酌情考虑罪犯情节,限制其活动,确保不再犯罪。

  •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是否违法

    1819人阅读

    探讨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个人行踪轨迹的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规,擅自收集、贩卖或明知他人用于犯罪而提供公民个人行踪轨迹均属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及罚金。违反国家规定,大量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也属此列。

  • 刑法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怎么处罚

    1119人阅读

    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刑法规定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特别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罪行指明知信息虚假而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散播,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如何定罪量刑

    1313人阅读

    根据我国刑法,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行踪轨迹等敏感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此类行为可能导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我们应遵守法律,尊重公民隐私,共同维护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