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能不能告律师诽谤罪

能不能告律师诽谤罪

时间:2024.05.10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1102人
律师解析:
侮辱罪诽谤罪皆属于须经被告人自行向法院提出控告方能启动刑事程序的民事自诉案件
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亲自或者委托律师撰写起诉书,以详细了解对方的身份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等等)。
请注意,您可选择亲自起草或由律师代为完成上述工作。
此外,您还需要按照对方当事人的数量复印起诉书副本。
接下来,您需要准备相关证据
这其中包括您本人的身份证原件以及复印件各一份,以及与对方产生纠纷过程中所有对您有利的证据及其复印件,同时还应包括可能对您的诉讼有所裨益的其他证据以及证人名单等。
在准备完毕起诉书、原被告双方的身份信息资料以及证据材料之后,您需前往当地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进行立案申请。
在法院正式受理立案申请后,您需要按照法院的要求在规定期限内缴纳案件受理费用。
随后,法院立案庭将会将该案移交至相应的业务部门进行审理。
待法院发出开庭通知后,您需要做好出庭准备,等待法庭开庭审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辱骂他人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是诽谤他人严重行为的,损害他人的名誉,会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会受到处三年以......

名誉权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声誉、名誉、人格尊严的权利。它包括了个人的社会形象、信誉度、名声等方面的权利。 荣誉权则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荣誉、声望、地位等方面的权利......

口头侮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如果某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等,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 口头侮辱,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严重损害了......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恶意诽谤罪哪些行为构成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该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明确的犯罪主体、违法的客观行为、侵犯的法定客体、以及犯罪主体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犯罪行为的完整框架,是法律判定犯罪与否的重要依据。

    浏览量:1054 2024-05-23
  • 别人醉酒拿刀行凶我没有受到伤害可以起诉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手持刀具威胁但未造成伤害,一般不构成刑事犯罪。根据我国法律,此类行为将面临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和五百元以下罚款。其他如恐吓信、侮辱、诽谤、诬告、威胁证人等也受罚。多次发送骚扰信息或侵犯他人隐私也属违法行为。

    浏览量:1415 2024-05-23
  • 利用小红书诽谤罪判几年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包括: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五千次以上或被转发五百次以上;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严重精神损害;二年内再次诽谤他人;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这些标准旨在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与公正。

    浏览量:1157 2024-05-23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强制猥亵侮辱罪对方已经谅解了会被撤案吗

    1509人阅读

    受害人对强制猥亵、侮辱罪的谅解并不会直接导致案件撤销。根据我国法律,一旦猥亵罪被批准逮捕,除非后续发现确凿证据证明未实施犯罪,否则案件不能撤销。猥亵行为,即使轻微,也可能面临拘留处罚,而严重行为则视为刑事犯罪。若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强行猥亵或侮辱女性,将面临最长五年的有期徒刑或拘役。

  • 强制猥亵、侮辱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096人阅读

    强制猥亵、侮辱罪的构成要素包括:侵害他人性自主权利和人格无特定身份或职业限制;主观上出于故意心态。

  • 侵犯名誉权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1762人阅读

    当事人在完成口供记录并签署放弃参与电信诈骗声明后,应妥善保存相关证据,遵守声明条款,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并在必要时寻求法律咨询。对调查单位或法律机构的通知书要及时回应。要认识到不同情况可能带来的不同法律后果,并据此谨慎行事。

  • 名誉权侵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358人阅读

    名誉权侵犯需满足四要素:行为人实施明确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导致受害人声誉受损;行为非法,具有明确指向性和不可替代性;行为与负面影响存在直接因果关联;行为人主观故意造成他人名誉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