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税务信息查询精选解答 > 个人所得税计算比例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计算比例是多少

时间:2024.03.20 标签: 非诉讼类 税务信息查询 阅读:1033人
律师解析:
根据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具体税率安排如下所示:
第一档,税前收入低于或等于3.6万元人民币的,其对应的税率为3%;
第二档,税前收入高于3.6万元人民币但低于14.4万元人民币的,其对应的税率则升至10%;以此类推,第三档次的税率为20%,适用于税前收入处于14.4万元人民币至3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区间内;
第四档次的税率为25%,适用于税前收入超出30万元人民币但低于42万元人民币的部分;再往上就是第五档次、第六档次以及第七档次,分别适用税率30%、35%和45%。
此外,对于个人获取的各项个人所得,即薪资、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经营所得、利息、股息及红利等,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其中,工资、薪金的所得税率采用7级超额累进计税方式,依照每月应纳税所得额进行核算;个体工商户教职工和私营企业主亦适用类似的算法,采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对支付给个人的稿酬、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利息等收益,也采用20%的比例税率。
所有符合税收法规要求的个人和非个人居民,均须遵守法律规定并按时足额缴纳相应的税费,否则即视为逃税行为,将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个人所得税申报退税的到账时间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税务机关的处理速度、申报的正确性、支付渠道等。通常情况下,个人所得税退税的到账时间可能需要以下几个步骤:申报与审核: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的到账时间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税务机关的处理速度、申报的正确性、支付渠道等。在中国大陆地区,通常情况下,个人所得税的到账时间可能需要以下几个步骤:申报与审核:纳......

个人所得税申报退税的到账时间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税务机关的处理速度、申报的正确性、支付渠道等。通常情况下,个人所得税退税的到账时间可能需要以下几个步骤:申报与审核:纳税人......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卖方在交易中需要缴纳的税费都有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卖房时,未满两年的房屋需缴纳增值税、附加税、个税及双方交易费;满两年不满五年的,只需个税、权证印花税和交易费;满五年则仅个税、印花税和交易费,实际费用可能因地区政策不同而异。

    浏览量:1197 2024-06-13
  • 无票收入后期又开票了该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已缴税并申报未开票收入的企业,在后续开具发票时,需在"开具发票"栏目填写相应金额,反映真实销售额。同时,"未开具发票"栏调整为负数,以确保《增值税及附加税费附加列资料一》(年度销售明细表)数据准确无误。

    浏览量:919 2024-06-13
  • 开具发票后未收到款项,应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面对未收回货款的增值税发票问题,预防措施关键在于合同明确:规定货款支付、发票开具条件,优先开具发票需买家提供收据;强调银行转账支付,详列账户信息,确保交易记录作为法律依据。合同条款细致,可降低法律追讨风险。

    浏览量:951 2024-06-13
  • 印花税是谁收取的

    1114人阅读

    印花税的征收无疑应该由主管税务部门负责;凡涉及到印花税项目范畴内的活动,皆应按照相应的税率标准予以计征;若有应缴付印花税之情形却故意规避不纳税款的话,便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法律责任。

  • 印花税是双方都要缴纳吗

    1783人阅读

    印花税通常由合同或协议的签约双方共同承担。每位参与者都应根据自身凭证中的应缴税额计算并缴纳印花税。例如,在买卖合同中,买家和卖家需分别按应缴税额交付印花税。若同一凭证由两位以上当事人共同签署并各自持有,则每位当事人应对其持有的凭证全额贴花。

  • 印花税的购销合同依据包括哪些

    1614人阅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主要包括各类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如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等合约,以及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和技术合同等凭证;还包括产权转移书据。

  • 水资源税缴纳标准是怎样的

    1424人阅读

    针对贷款违约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债务必须清偿。若债务人暂时无力偿还,可在债权人同意或法院判决下分期还款。但如债务人故意逃避还款责任,人民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强制其履行还款义务。这体现了法律对债权人权益的保护,同时也督促债务人履行还款责任,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公平。债务人应自觉遵守法律,诚信履行还款义务,避免违约行为带来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