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其他侵权精选解答 > 献血证的亲属使用范围

献血证的亲属使用范围

时间:2024.03.03 标签: 损害赔偿 其他侵权 阅读:1153人
律师解析:
献血者可以获得一张献血证,这个证书上会记录献血者的个人信息和献血量。献血证通常可以用于在一定期限内享受免费或优惠的用血服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无偿献者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在临床需要用血的时候,可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免交或减交用血费用。这意味着,如果你是无偿献血者,你的配偶和直系血亲(如父母、子女)在临床需要用的时候,可以享受免费或减交的优惠待遇。具体的优惠政策可能会因地区而异,所以最好向当地的卫生和医疗机构咨询具体的规定。
关于献血证的亲属使用范围,通常来说,献血证的使用范围包括献血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直系亲属通常包括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兄弟姐妹。这意味着,如果献血者的这些亲属需要用血,他们可以使用献血者的献血证来享受相关的优惠。
但是,具体的规定可能会因地区和医院的政策而有所不同,所以建议在实际使用前向相关部门或医院咨询确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四条
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前款规定的费用;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按照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免交或者减交前款规定的费用。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不能。家庭纠纷通常不被视为提前退伍的合法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相关规定,士兵提前退伍通常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如:身体原因:士兵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服役,经军队......

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预备役人员和民兵民工、其他因公伤残人员)的残疾抚恤金、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的定期抚恤金、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含红军失散人......

不能。家庭纠纷通常不被视为提前退伍的合法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相关规定,士兵提前退伍通常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如:身体原因:士兵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服役,经军队......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装修时间段的法律规定2024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住宅装修施工时间受限,白天通常为7-12点、14-19点,夜晚应在22点后结束。不同区域噪音限值不同,如疗养区白日50分贝、夜间40分贝,工业区白日65分贝、夜间55分贝。扰民行为包括使用高音喇叭、过度噪音干扰等,违反规定将受处理。

    浏览量:1148 2024-04-29
  • 2024河南物业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办公楼物业管理服务费用遵循国家政策与规范调整。中央政府设定了四级房屋单价标准:一级每月每平方米1元,二级0.75元,三级0.5元,最低四级为0.35元。这些标准确保了费用合理且透明。

    浏览量:1146 2024-04-28
  • 村民小组表决生效条件有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农村选举程序包括:提前公布议程,准备相关设备;严格布置席位及投票站点;公示投票操作;落实后续工作。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导,对分散村民设额外投票点,设保密写票间,为不能到场的村民设流动投票箱,需签名确认。

    浏览量:991 2024-04-28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护士刚生孩子修几天

    1067人阅读

    护士在产后享有与其他女性员工相同的产假权益。根据规定,女性员工在生育时可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包括15天的产前休假。若分娩过程困难或生育多胞胎,可额外增加15天产假。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享有15天产假;满4个月后流产,享有42天产假。因此,护士在产后可根据自身情况享受相应的产假和修护期。

  • 刷流水6万多严重吗

    1957人阅读

    金融领域刷卡流水达6万多元,若涉“帮信”罪,属严重犯罪,或面临刑罚与罚金。 明知他人网络犯罪仍协助,单位与责任人同罚。 造成损失应赔偿并受法律制裁。 被害人可附带民事诉讼,保全措施可查封、扣押或冻结被告财产。 原告可通过诉讼追偿,法院可暂停审理民事案件待刑事案件审结。

  • 骗子真会一个个发视频到通讯录吗

    1727人阅读

    骗子可能会向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发送视频信息,以不雅内容威胁勒索。应对时,需警惕陌生视频或信息,不点击可疑链接,不透露个人信息,并举报给相关机构。提醒亲友提高警惕,避免上当。

  • 只有付款信息可以起诉早教机构吗

    1040人阅读

    仅凭付款信息不足以全面起诉早教机构,应搜集更多证据如合同、课程计划等。尝试友好协商、调解,若无果,咨询专业律师并按法律程序起诉。全方位搜集证据,深入了解法律,确保权益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