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买家恶意差评能告法院吗

买家恶意差评能告法院吗

时间:2024.02.25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1450人
律师解析:
买家恶意差评可以告法院。
可以以名誉权侵权,提起诉讼解决。
名誉权,是指自然人和法人、非法人组织就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具体人格权。名誉权的基本内容是对名誉利益的保有和维护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情节严重并造成一定损害后果的,构成诽谤罪,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自诉,要求法院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

由于网络诽谤内容的发布者是犯罪的源头,是犯罪行为的始作俑者,因而在一般情况下,网络诽谤有关内容的发布者应当承担网络诽谤的全部或主要的刑事责任。......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毁谤诬陷他人法律会怎么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恶意毁谤和诬陷他人将承担法律责任。轻微者将面临五天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则可能被拘留五至十日并罚款五百元以下。若行为构成诽谤罪,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惩罚。

    浏览量:1023 2024-05-02
  • 微信群里辱骂他人犯法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微信群内恶意辱骂他人可能构成违法行为,因为辱骂可能导致他人名誉受损。根据我国法律,每个人都享有名誉权。如果辱骂行为侵犯了他人名誉权,就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在微信群内发言时,应避免恶意辱骂。

    浏览量:980 2024-05-02
  • 言语侮辱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因言语侮辱导致他人自杀身亡的犯罪嫌疑人,将依法受到严惩。根据法律,这种行为构成侮辱罪,涉及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开侮辱他人,损害其名誉和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法律旨在保护每个人的对言语暴力行为绝不姑息。

    浏览量:1194 2024-05-02
王芳芳律师

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

杭州资深婚姻家事律师,专业办理婚姻家事案件多年 中国民主xx会会员,安徽大学本科,中国政法大学硕士,高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有着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司法实践经验,能熟练运用律师专业技能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从事法律服务多年来,处理过众多疑难复杂案件,其中所属团队处理因各种原因导致离婚诉讼百件以上,因各种原因发生的合同纠纷案件百件以上,受到委托人好评。长期从事公益法律事务,为杭州市工会志愿者名誉律师和杭州市法律援助律师。同时为多个基层政府的顾问律师,为政府和社区以及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主要职务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律师 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法律顾问团律师 杭州市安徽商会律师团秘书长 杭州市法律援助律师 杭州市工会律师

咨询该律师
  • 什么是诽谤罪和恶意诋毁罪

    1934人阅读

    诽谤罪和恶意诋毁罪是指故意捏造并传播虚假事实,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罪则是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破坏其名誉。诽谤罪的要件包括侵犯他人人格捏造并传播虚假事实,行为人明知且希望损害结果发生。单位不构成本罪,而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则是自然人成为被告的条件。

  •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是什么罪

    1217人阅读

    故意编造虚假信息恶意中伤他人,涉嫌诽谤罪。诽谤罪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传播方式包括口头和书面,需同时满足捏造事实和广泛传播两个条件。若仅捏造未传播或传播内容为客观事实,不构成诽谤罪。此罪为故意犯罪,针对特定对象。

  • 偷拍别人照片发朋友圈侮辱违法吗

    1505人阅读

    偷拍他人照片并发布至社交网络进行侮辱是否违法? 此行为违法,侵犯他人权益,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受害方可要求侵权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诚恳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 侮辱诽谤治安处罚认定标准

    1838人阅读

    侮辱诽谤行为属于治安违法,例如在公共场所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可能面临短期监禁或罚款。报复证人或其近亲属同样违法,法律坚决保护证人权益和司法公正。持续发布侮辱性信息干扰他人生活,同样受罚。相关法规旨在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保障公民权益,促进和睦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