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侮辱罪是亲告罪吗

侮辱罪是亲告罪吗

时间:2024.02.24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1057人
律师解析:
1、一般的侮辱罪属于亲告罪,亲告罪包括:侮辱罪(侮辱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诽谤罪(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该暴力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的除外);虐待罪(虐待行为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除外);侵占罪
2法院受理的刑事案件,不管是公诉案件,还是自诉案件,都有明确的审理期限规定。按照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被告人被羁押后1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有法定延长情形的,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对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刑事自诉案件,应当在立案后6个月内宣判。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情节严重并造成一定损害后果的,构成诽谤罪,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自诉,要求法院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

由于网络诽谤内容的发布者是犯罪的源头,是犯罪行为的始作俑者,因而在一般情况下,网络诽谤有关内容的发布者应当承担网络诽谤的全部或主要的刑事责任。......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诽谤罪诬陷罪判多少年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意图使人受刑事追究且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造成严重后果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公务员等公职人员处罚更重。无意误告或举报失实不受此约束。

    浏览量:1259 2024-06-01
  • 告诽谤罪要去什么部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若欲举报诽谤,应向公安部门控告,公安机关将深入调查审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诽谤属违法,公安机关有权处罚。若情节严重,触犯刑法,将移交检察院提起公诉,肃清犯罪。

    浏览量:912 2024-06-01
  • 诽谤罪是找到造事源头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追究诽谤罪需查明起因和源头,确定嫌疑人。据《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涉及公开贬损或捏造谣言侵犯他人权益且情节严重。受害者可诉诸法院,法院可要求公安协助,特别是在网络诽谤且受害者举证困难时。因此,查明起因和源头至关重要。

    浏览量:1124 2024-06-01
王芳芳律师

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

杭州资深婚姻家事律师,专业办理婚姻家事案件多年 中国民主xx会会员,安徽大学本科,中国政法大学硕士,高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有着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司法实践经验,能熟练运用律师专业技能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从事法律服务多年来,处理过众多疑难复杂案件,其中所属团队处理因各种原因导致离婚诉讼百件以上,因各种原因发生的合同纠纷案件百件以上,受到委托人好评。长期从事公益法律事务,为杭州市工会志愿者名誉律师和杭州市法律援助律师。同时为多个基层政府的顾问律师,为政府和社区以及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主要职务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律师 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法律顾问团律师 杭州市安徽商会律师团秘书长 杭州市法律援助律师 杭州市工会律师

咨询该律师
  • 捏造事实诽谤公司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1523人阅读

    工作满一年后未签正式劳动合同,则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雇主应自应签之日起每月支付双倍工资,但不超过十一个月。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劳动关系、权益和责任的重要文件。

  • 未成年诽谤侮辱罪怎么判刑的

    1131人阅读

    恶意诽谤行为将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惩处。对于满16岁的未成年人,应视情况从轻或减轻刑罚;而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虽不受刑事处罚,但其家长或监护人需加强家庭教育。必要时,政府可收容教养。

  • 在微信朋友圈发谣言怎么处罚

    1652人阅读

    在社交平台上散播不实言论,可举报至公安机构。不实言论若涉及治安问题,相关部门有权依法处罚;若构成犯罪,需由司法机关深入调查和处理。散播谣言的责任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涉及停止侵权、恢复名誉等;行政责任可能面临拘留和罚款;刑事责任则可能受到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等制裁。

  • 网络诽谤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1019人阅读

    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为:诽谤信息被点击或浏览五千次以上,或被转发五百次以上;致被害人身心健康受损,如精神失常、自杀等;被害人因同一诽谤行为受行政处罚后,仍受困扰;其他情节恶劣情形。满足上述任一条件即可刑事立案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