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处罚精选解答 > 公司有权利罚款吗?

公司有权利罚款吗?

时间:2024.02.27 标签: 行政类 行政处罚 阅读:988人
律师解析:
公司没有权利罚款。
只有行政执法机关才可以对公民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公司不具有罚款权力,对员工的罚款需要承担相关的法律后果。
但是,公司可以制定规章制度,员工违反公司制度的,公司有权在规章制度或企业奖惩制度中,对此类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罚;并且因员工原因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公司可要求其赔偿损失。
一、不可以罚款员工的依据:
1、公司不具有罚款权力:
公司作为用人单位不具有罚款的权利。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手段,只能由法定的国家机关行使;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设定、执行罚款,用人单位并不具备实施经济处罚权的主体资格,在公司的规章制度中设立处罚条款是无效的,依据该罚款条款对劳动者进行罚款,没有法律依据。
2、对员工进行罚款并没有法律依据:
我国相关法律中,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对员工进行罚款,因此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罚款并无法可依。
二、用人单位对员工罚款的后果:
1、退还罚款。
既然用人单位不可以对员工进行罚款,如果进行了罚款,就应当将罚款退还给员工。
2、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进行了罚款,而罚款通常是在劳动者工资中直接扣减的,如果罚款被认定成违法,那么会被认定为是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据第四十六条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是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可以对劳动者进行罚款,劳动者可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据第四十六条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三、约束员工行为合法的途径:
将“罚款合法化”,通过薪酬制度的设计,达到与罚款同样的效果。
1、可以对工资进行结构分解,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全勤工资等,在薪酬制度中对各项工资如何计算、考核予以明确。
(1)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依据考核分数确定,设置绩效考核维度,提供劳动时间是考核标准之一,劳动时间少考核分数就低,考核分数低绩效工资也低;
(2)全勤工资,全勤工资只有在上满全勤时才能获得,当旷工时自然不可以获得全勤工资。
2、其他的还有各种奖金、津贴等都可以设置各种维度的考核标准。
四、用人单位可以对员工“处罚”的几种形式:
很多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对员工可以进行处罚,最为常见的有迟到、早退、旷工“罚款”、因工作失误给单位造成损失处罚、违反培训服务期处罚、违反竞业限制处罚等。此外,在有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时,在给予警告、记过、解除等处罚的同时给予罚款。
对于常见的处罚分析如下:
1、迟到、早退、旷工
因迟到、早退、旷工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处罚并不完全是罚款。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前提是劳动者提供劳动,劳动者迟到、早退、旷工的这部分时间是没有提供劳动,没有提供劳动的时间不计算劳动报酬,扣款并不是处罚,而是依据出勤时间进行工资的计算。
2、造成损失
(1)《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2)《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四)项规定,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但其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以及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规定需要从工资中扣除赔偿费的,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因劳动者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可以从工资中扣除赔偿费用,这里并不是对劳动者的处罚,而是对损失的赔偿。
(3)《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劳动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这里都是对造成损失的赔偿,而非罚款。
(4)经济损失赔偿的标准: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3、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以上规定虽然也涉及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款项,但并不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处罚,而是劳动者的违约行为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违约金。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二条,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
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可以举报,在当前疫情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口罩属于紧缺物资,如果有不良商家借机涨价是可以举报的,举报的途径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或者拨打110报警。如果商家对口罩价......

企业未经备案,一律不得复工,未经备案擅自复工或未按要求落实防疫主体责任,导致出现疫情防控重大风险、出现确诊病例等不良后果的企业,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七十条的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妨碍或者拒绝执行政府采取紧急措施的、拒绝执行政府有关控制疫情决定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主管......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被行政处罚后可以刑事拘留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处罚针对轻微违法行为,而刑事拘留则是针对涉嫌犯罪的严重行为。即使某人已接受行政处罚,如果后续发现其行为构成犯罪,仍可依法实施刑事拘留。这两种措施反映了法律对不同程度违法行为的差异化处理。

    浏览量:852 2024-06-06
  • 非法拘禁罪与违法拘留有何区别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非法拘禁罪,指无授权下强行拘禁他人,属刑事犯罪。违法拘留为行政管理部门违规拘留,属行政违法。两者在主体、性质、法律责任上均有不同。非法拘禁涉及刑事责任,违法拘留则涉及行政责任。

    浏览量:1221 2024-06-06
  • 盗窃罪的后果包括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盗窃罪后果严重,犯罪者需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受行政管理部门惩戒,如治安拘留、罚款等。同时,其违法行为对个人和社会均有深远影响,如影响未来职业发展、信贷评价及日常生活。因此,盗窃行为不仅损害他人利益,更会对自身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后果。

    浏览量:1139 2024-06-06
  • 超载怎么处罚

    徐宁律师

    车辆超载的处罚:1、公路客运车载客超载,处200元-500元的罚款;超额20%或违法载货的,处500元-2000元的罚款。2、货运机动车超载的,处200元-500元罚款;超载30%或者违法载客的,处500元-2000元罚款。3、运输单位车辆超载行为,对直接主管人员处2000元-5000元罚款。

    播放量:751 2022-06-07
  • 举报无证卖烟最有效方法

    鲁东律师

    主要是向工商行政管理局和烟草专卖局举报。按照规定,无准运证或者超过准运证规定的数量托运或者自运烟草专卖品的,处以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价值百分之二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

    播放量:903 2022-06-07
  • 超过额定乘员会被怎么处罚?

    徐宁律师

    车辆超载的处罚:1、公路客运车载客超载,处200元-500元的罚款;超额20%或违法载货的,处500元-2000元的罚款。2、货运机动车超载的,处200元-500元罚款;超载30%或者违法载客的,处500元-2000元罚款。3、运输单位车辆超载行为,对直接主管人员处2000元-5000元罚款。

    播放量:780 2022-06-07
辽宁权秉律师事务所律师

辽宁权秉律师事务所

您找到我不是找到一个律师,而是一个律所为您服务。

咨询该律师
  • 行政机关职务侵占罪的量刑能缓刑吗

    1006人阅读

    在我国,职务侵占罪的缓刑判决需满足以下条件:非累犯或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刑期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内,犯罪情节较轻,有明显悔过表现,无再犯风险,且缓刑不会给社区带来严重影响。尽管定罪判刑严格,符合这些条件的被告人仍可能获得缓刑。

  • 行政处罚异地的怎么处理

    1421人阅读

    异地执行行政拘留这一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条款规定,被判罚者在行政拘留暂缓执行期间,若未获得决定机构的批准,是不允许擅自离开所在城市或者县区范围的。如果发现有此类违规行为,公安部门有权对行政拘留人员恢复执行原定的执行程序。然而,需要特别提醒您的是,执行行政拘留的总时长不得超过20个自然日。

  • 故意伤害行政责任如何认定

    1433人阅读

    准确判定故意伤害行为的行政责任,需考虑伤害程度、因果关系和行为的违法性。若伤害达到轻伤以上且由特定行为人造成,并存在因果关系,且行为不属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等合法行为,即应负行政责任。按中国法律,未构成刑事犯罪的故意伤害行为,应接受治安管理处罚,如行政拘留和罚款。

  • 行政违法未遂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1021人阅读

    行政违法未遂,应视具体情况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需结合案件判断。治安违法也有未遂概念,但一般违法行为不涉及未遂,必须实际违反法规。犯罪未遂指已开始犯罪但因外力未成功,行政处罚需遵循法定程序,否则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