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首页 > 法律咨询 > 浙江法律咨询 > 宁波法律咨询 > 宁波经营管理法律咨询 > 合伙企业合伙人私自处理合伙财产怎么做账,合伙人私自

合伙企业合伙人私自处理合伙财产怎么做账,合伙人私自

李** 浙江-宁波 经营管理咨询 2020.10.29 12:47:42 356人阅读

合伙企业合伙人私自处理合伙财产怎么做账,合伙人私自

其他人都在看:
宁波律师 公司经营律师 宁波公司经营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报载这样一个案例,某合伙人因与另一合伙人不和,赌气将对方为合伙定购的一批原材料低价处理。事发后,企业的其他合伙人根据私自处理财产合伙人的交待,找到第三人,要求其原价退回原材料,或按市场价格补足差额。显然这一做法是不妥的。合伙企业法第二十条二款规定,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清算前私自转移或者处分合伙企业财产的,合伙企业不得以此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在上述交易中,处理财产的合伙人与第三人的交易是合法的,在正常情况下,合伙人与第三人交易,第三人没有了解该合伙人是否有权代表合伙企业从事交易行为的义务,只要他能确信该交易是真实的,实际执行不损害自己的利益,他即可实施。因而在这一交易中,第三人并无过错,不应承担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合伙企业也不得要求其无偿返回其财产或补足“差价”,如确属生产经营需要追回该产品的,可以与第三人协商,在弥补其交易损失的情况下予以收回或“买回”该产品。当然,这里讲的第三人不应承担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是以他不知情为前提的,即他对合伙人私自转移或处分财产的行为事前不知道,属善意第三人,倘若他明知该合伙人的行为属报复行为,或者与该合伙人相互串通损害合伙企业或其他合伙人的利益,他就是知情或恶意第三人,则合伙企业不仅可以以此与之相对抗,要求其返回财产或补足差价,而且有权依法追究该第三人的责任。

2020-10-29 12:48:42 回复

解答如下,1、将账面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原值累计折旧)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2、报废发生的清理费支出: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3、报废取得的变卖收入、保险公司赔款等: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4、结转清理净损失:借:营业外支出贷:固定资产清理处置报废车辆应缴增值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170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9号)规定,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及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可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然而,报废汽车实际上并不属于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因为,在将报废汽车交售给回收企业前,应先在车辆登记管理部门办理报废注销手续,此时该车辆在性质上已不属于单位的固定资产。另一方面,根据《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报废汽车的收购价格,按照金属含量折算,参照废旧金属市场价格计价。也就是说,从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角度看,收购报废汽车是收购废旧物资。因此,该单位处置报废汽车不能适用销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简易征收办法,而应该按其适用税率或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如果该单位是一般纳税人,应当按照适用税率17缴纳增值税,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则应按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报废手续车辆达到报废期后,应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办理车辆报废手续,携带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车证和原车,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机动车回收企业,填写“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机动车回收企业确认机动车,向机动车所有人出具“报废汽车回收证明”。机动车回收企业应当在机动车后7日内将“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副本交回车管所。车管所给车主开具“机动车注销证明书”,然后车主再持“机动车注销证明书”去办理撤销养路费等其他车辆相关手续,报废手续就算完成了。

报载这样一个案例,某合伙人因与另一合伙人不和,赌气将对方为合伙定购的一批原材料低价处理。事发后,企业的其他合伙人根据私自处理财产合伙人的交待,找到第三人,要求其原价退回原材料,或按市场价格补足差额。显然这一做法是不妥的。合伙企业法第二十条二款规定,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清算前私自转移或者处分合伙企业财产的,合伙企业不得以此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在上述交易中,处理财产的合伙人与第三人的交易是合法的,在正常情况下,合伙人与第三人交易,第三人没有了解该合伙人是否有权代表合伙企业从事交易行为的义务,只要他能确信该交易是真实的,实际执行不损害自己的利益,他即可实施。因而在这一交易中,第三人并无过错,不应承担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合伙企业也不得要求其无偿返回其财产或补足“差价”,如确属生产经营需要追回该产品的,可以与第三人协商,在弥补其交易损失的情况下予以收回或“买回”该产品。当然,这里讲的第三人不应承担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是以他不知情为前提的,即他对合伙人私自转移或处分财产的行为事前不知道,属善意第三人,倘若他明知该合伙人的行为属报复行为,或者与该合伙人相互串通损害合伙企业或其他合伙人的利益,他就是知情或恶意第三人,则合伙企业不仅可以以此与之相对抗,要求其返回财产或补足差价,而且有权依法追究该第三人的责任。

报载这样一个案例,某合伙人因与另一合伙人不和,赌气将对方为合伙定购的一批原材料低价处理。事发后,企业的其他合伙人根据私自处理财产合伙人的交待,找到第三人,要求其原价退回原材料,或按市场价格补足差额。显然这一做法是不妥的。合伙企业法第二十条二款规定,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清算前私自转移或者处分合伙企业财产的,合伙企业不得以此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在上述交易中,处理财产的合伙人与第三人的交易是合法的,在正常情况下,合伙人与第三人交易,第三人没有了解该合伙人是否有权代表合伙企业从事交易行为的义务,只要他能确信该交易是真实的,实际执行不损害自己的利益,他即可实施。因而在这一交易中,第三人并无过错,不应承担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合伙企业也不得要求其无偿返回其财产或补足“差价”,如确属生产经营需要追回该产品的,可以与第三人协商,在弥补其交易损失的情况下予以收回或“买回”该产品。当然,这里讲的第三人不应承担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是以他不知情为前提的,即他对合伙人私自转移或处分财产的行为事前不知道,属善意第三人,倘若他明知该合伙人的行为属报复行为,或者与该合伙人相互串通损害合伙企业或其他合伙人的利益,他就是知情或恶意第三人,则合伙企业不仅可以以此与之相对抗,要求其返回财产或补足差价,而且有权依法追究该第三人的责任。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公司合伙人在职期间私自合伙会怎样

    专业解答公司合伙人在任职期间擅自展开私自合伙行为的潜在法律后果在合伙企业中,即便有合伙人未经其他合伙人同意而出面单独签订合同,该合同仍具备生效性。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明确,合伙企业本身并非法人实体,而合伙人则是在非法人组织的工作职责范围内,以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名义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这些行为对于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具有约束力。

    2024.10.18 1478阅读
  • 合伙人私自把钱拿去用了,我该怎么办

    专业解答根据中国现行法律,合作方若滥用职权,私自挪用联营公司资金为个人所用,则构成挪用资金的不当行为。情节严重者,可能触犯挪用资金罪。法律保障原告权益,允许对这样的合伙人提起正式诉讼。因此,任何合作方在行使职权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滥用职权、挪用资金,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

    2024.07.26 2366阅读
  • 个体工商户法人私自收款合伙人怎么办

    专业解答若个体工商户股东方私自收款,可采取以下方法维权:先尝试友好协商,要求立即停止不当行为并归还款项;若协商无果,可寻求法律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承担法律责任并退还款项。需提供充足证据,如收款凭证、转账记录等。建议保持冷静理智,遵守法律程序,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

    2024.05.20 1827阅读
  • 个体合伙人私自挪用资金构成什么罪?

    专业解答个体合伙人私自挪用资金构成挪用资金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72条当中明确的规定,挪用资金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将会对此进行处罚。个体合伙人私自挪用资金构成什么罪,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本文内容。

    2024.03.02 3430阅读
  • 合伙人未经同意私自转让资产会怎么样?

    专业解答有可能会构成职务侵占罪,如果合伙人未经他人同意就将公司的资产进行转让出售并且用于自身的就属于职务侵占罪。数额较大的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最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

    2024.09.09 14222阅读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公司经营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