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民间借贷 > 民间借贷能否构成诈骗

民间借贷能否构成诈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5 · 1741人看过
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民间借贷能否构成诈骗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民间借贷能否构成诈骗

一、民间借贷能否构成诈骗

1、不构成诈骗,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而非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2、属于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应该由民事法律调整,不产生刑事责任。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民间借贷与诈骗的不同在于:获取的款项是否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行为人意图使用非法手段对他人所有的财物行使事实上的占有、使用、收益或处分权,从而侵犯他人对某一特定财物的所有权的正常行使。民间借贷中的借款人多是因为确实遇到生产、生活方面的客观困难,无奈之下才借款,借款的数额相对较少。而诈骗犯罪中,行为人以虚假的理由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被害人的钱财,且借款金额一般来说相对较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构成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

1、该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和非法占有的目的;

2、客观方面是实施了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侵害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三、借钱不还能否否构成诈骗罪

借钱不还也可构成诈骗罪,例如以工程资金需求为名向他人借款,并全部用于偿还欠账和赌博,到期无法偿还借款,应认定为诈骗罪。区分行为人“借款不还”的性质,应充分考虑行为人借钱时的主观故意、有无偿还能否力以及对所借款项的使用情况等综合因素。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公私财物的行为”。借贷式诈骗与民事债权债务纠纷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是以借款为名转移财产、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等等。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民间借贷能否构成诈骗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民间借贷相关

  • 461次阅读
  • 民间借贷只要符合法定的诈骗的构成要件即可被认定为诈骗。 即通过编造不实故事、遮掩事实、误导他人以及说谎话等手段来进行钱财、私人财产和公共财物等方面的欺诈活动。
    2024-03-03 1162次阅读
  • 2023.03.06 53642次阅读
  • 417次阅读
  • 1、不构成诈骗,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而非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2、属于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应该由民事法律调整,不产生刑事责任。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民间借贷与诈骗的不同在于:获取的款项是否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024-02-28 1225次阅读
  • 2023.03.10 2518次阅读
  • 393次阅读
  • 五种民间借贷行为构成诈骗罪: 虚假借贷,即编造借款理由骗取信任;抵押物诈骗,用不存在或高估价值的物品作抵押;集资诈骗,承诺高额回报吸引投资后挪用资金;连环借贷,通过多个对象或机构借款形成复杂债务链;借款金额远超还款能力,恶意拖欠。
    2024-04-07 841次阅读
  • 2023.05.29 1590次阅读
  • 39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民间借贷最新文章

遇到民间借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