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房屋拆迁精选解答 > 拆迁协议弄丢了怎么办

拆迁协议弄丢了怎么办

时间:2024.02.21 标签: 征地拆迁 房屋拆迁 阅读:1178人
律师解析:
1、拆迁协议弄丢了,当事人可以带上当事人的派出所户籍证明,身份证拆迁补偿协议上所列的被拆迁房屋的房产证复印件等证明性的文件资料;
2、到当地拆迁办,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借用复印一份或者委托律师启动调查程序。
法律依据:
《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第四条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房地产权属档案的具体管理工作。
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业务上受同级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八条
房屋拆迁批件及补偿安置协议书属于房地产权属档案归档范围。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房屋征收是有时限的,暂停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在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会测量当事人房屋的面积,签经济补偿合同,一年未拆会按签订和合同进行办理。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

姜来律师
姜来律师
13716428945
咨询我

需要根据相关部门的具体工作情况来确定,房屋拆迁一般需要提前二至三个月告知户主。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

姜来律师
姜来律师
13716428945
咨询我

可以在合同约定的基础上要求房东对征地拆迁和合同变动对自己权利造成的影响进行相应的补偿或赔偿,一般可以要求房东支付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费、搬迁费、设备折旧费、装修补偿费等费用。......

姜来律师
姜来律师
13716428945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房屋拆迁律师会见几次可以起诉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房屋拆迁案件中,律师会见次数非诉讼程序决定因素。依我国宪法,公民权益受损时可依法诉讼。律师会见旨在了解案情、搜集证据、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协助委托人争取最佳法律保护。诉讼程序的启动与律师会见次数无直接关联,而是基于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

    浏览量:817 2024-05-27
  • 拆迁安置房不满意怎么办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若拆迁安置房配置不理想,您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向当地人民政府申请行政裁决。若对裁决不满,可提出行政复议或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此过程中,需提交书面起诉状及相关证明材料。

    浏览量:911 2024-05-24
  • 投靠户口能分拆迁款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鉴于该户口目前无资格获得拆迁款,因为拆迁款的分配主要基于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投靠户口虽然获得了地区户籍,但未在当地拥有房产或土地,按照现行法律,他们不能享受这种特殊补偿。因此,拆迁款不可分割。

    浏览量:1334 2024-05-24
姜来律师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

姜来律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姜来律师具有7年律所工作经历,已取得北京市律师执业证,就职于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擅长房地产及建设工程常法及诉讼,其中诉讼业务擅长高院及最高人民法院再审、重审案件、国有土地出让及转让纠纷、设施农用地违法建设纠纷;具有多家副部级、房地产企业常法工作经历,并具有房地产信托管理纾困项目经验、不良资产收购、房地产企业强制清算、破产重整、尽职调查等非诉项目经历。

咨询该律师
  • 拆迁协议写谁的名字就是谁的房子吗

    1789人阅读

    拆迁协议经本人签字或授权他人代理签字生效,房屋产权归本人所有。若授权代理,需提交授权委托书。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双方法律行为,需双方参与,内容应符合拆迁法规,否则违法。

  • 拆迁怎么谈能多要一点

    1571人阅读

    在住宅区拆迁谈判中,争取丰厚赔偿款需精心策划。首先,深入了解拆迁方底牌,如最高价位和过往案例。其次,收集违规操作证据,提升议价能力。评估房产价值,设定合理价格底线。拖延谈判时间,利用工期压力。家庭成员统一报价目标,略超心理预期,并提供合理解释。熟悉法律程序,制定详细谈判策略。面对压力保持冷静,必要时借助法律途径。

  • 房屋维修赔偿含误工费吗

    1821人阅读

    若因个人行为导致对方工作受阻,应承担误工费用。在房屋维修中,如发生此类情况,应合理补偿误工损失。赔偿金额通常以实际损失为准,若无法证明实际损失,则按一定比例赔偿。

  • 无证房产拆迁怎么办

    1198人阅读

    面临拆迁时,无证房产处理策略为:能证明合法所有者的,由房地产管理局核实后依法补偿;无法提供完整手续的,需进行合法性鉴定后处理;涉及产权或使用权争议,先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再依法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