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诽谤罪有明确的规定。
1.诽谤罪对象限定:
诽谤罪的对象仅限于自然人,
法人并不在该罪的侵害对象范围内。
也就是说,从法律层面来看,不存在通过侵害法人而构成诽谤罪的情况。
2.诽谤罪的定义:
《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对诽谤罪作出了界定。
它是指
行为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这些行为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破坏他人的名誉,并且达到
情节严重的程度。
这里所提到的“他人”,明确指向的是自然人。
3.法人
名誉权保护:
虽然法人不构成诽谤罪的对象,但法人同样享有名誉权。
如果出现损害法人名誉等行为,可能会构成
民事侵权。
依据《
民法典》,以
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法人名誉权的,法人有权要求
侵权人承担相应的
民事责任,具体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
赔偿损失等。
这清晰地体现了我国法律对自然人和法人名誉权的不同保护方式。
案情回顾:小何与一家公司存在商业竞争。为打压该公司,小何故意捏造并散布该公司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
虚假事实,导致公司名誉受损,业务量大幅下降。公司以诽谤罪将小何告上法庭,但小何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
犯罪。
案情分析:1、依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诽谤罪的对象为自然人,法人不属于该罪侵害对象,所以小何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
2、然而,根据《民法典》,法人享有名誉权,小何以诽谤方式侵害了公司名誉权,该公司有权要求小何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