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其他侵权精选解答 > 侵权损害赔偿原则有哪些

侵权损害赔偿原则有哪些

时间:2024.02.26 标签: 损害赔偿 其他侵权 阅读:1326人
律师解析:
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具体如下:
(一)全部赔偿原则。即侵权行为人对因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的大小,应以其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为依据,予以全部赔偿。
(二)惩罚性赔偿原则。主要适用于侵犯知识产权和产品责任。
(三)限定赔偿原则。主要适用于一些特殊侵权损害。
(四)衡平原则。即在确定侵权损害赔偿范围时,应考虑诸如当事人的经济状态等因素,使赔偿责任的确定更公正、公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八条
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依法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会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因为当事人年满60岁,不具有法定主体资格,与用工单位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法规......

可以提起损害赔偿。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1、搜集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和间接利害关系的有利的相关证据;2、根据搜集的证据材料等事实依据,结合被侵权人的主观倾向,选择最符合实际情况的维权途径,如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无过错责任有哪些构成条件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无过错侵权行为的构成需满足四点:一是存在侵权行为;二是行为须为法定类型,排除非法免责;三是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有直接因果关系;四是行为人无需有过错,即责任不以主观过失为前提,体现了无过错责任的本质。

    浏览量:817 2024-06-23
  • 动迁房的份额分配方式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建议公房拆迁补偿公正分配:一、按平等原则平均分配给所有承租人和同住者,包括年长者和经济困难者,考虑初始拥有者权益。二、对付出高额租赁费用者给予增额,体现权利义务平衡。三、监护未成年人的成年人可获补偿。四、政府需公开征地补偿方案,听取农民意见,补偿费用透明公开,防止侵占挪用。

    浏览量:1123 2024-06-21
  • 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体系通过制止侵权、消除障碍、归还财物、修复损害、履行合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方式,确保个人和企业承担民事责任,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关键在于纠正不当行为,恢复受损权益,并重塑信誉。

    浏览量:1162 2024-06-21
王芳芳律师

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

杭州资深婚姻家事律师,专业办理婚姻家事案件多年 中国民主xx会会员,安徽大学本科,中国政法大学硕士,高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有着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司法实践经验,能熟练运用律师专业技能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从事法律服务多年来,处理过众多疑难复杂案件,其中所属团队处理因各种原因导致离婚诉讼百件以上,因各种原因发生的合同纠纷案件百件以上,受到委托人好评。长期从事公益法律事务,为杭州市工会志愿者名誉律师和杭州市法律援助律师。同时为多个基层政府的顾问律师,为政府和社区以及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主要职务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律师 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法律顾问团律师 杭州市安徽商会律师团秘书长 杭州市法律援助律师 杭州市工会律师

咨询该律师
  • 面对面红包会泄露信息吗

    1197人阅读

    面对面红包服务本身不会泄露个人信息,使用相对安全。若遭遇信息泄露,应保存证据,向信息发布者和平台提出删除请求,并可向公安或网络信息管理机构报案或投诉。若能确定具体侵权责任人,还可依法提起民事侵权诉讼。

  • 怎么样才算侵权广告行为

    1150人阅读

    认定广告行为是否侵权,需考虑是否未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非法销售侵权商品、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不正当竞争及虚假宣传等。这些行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广告侵权。

  • 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法律如何规定

    1487人阅读

    所有权的获得途径主要可分为两种:即原始取得及继受取得。所谓原始取得,是依据相关法律的明文规定,在最初阶段便获取了某项财产的所有权,无需再依赖原所有者的意志;至于继受取得,则是通过特定的法律行为,从原先所有者手中合法地接管了某项财产的所有权。

  • 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209人阅读

    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违反民法规定的行为、对他人财产或人身造成实际损害、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间的必然因果联系,以及行为人在实施时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