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安徽 - 阜阳 合同效力
5位律师回复

合同事务法务团

地区:安徽 - 阜阳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有多种。
首先,一方通过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同时损害国家利益的,此合同无效。
比如一方为获取不当利益,用欺骗手段让对方签订合同,还致使国家利益受损,这样的合同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其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也无效。
像双方故意勾结,为了损害第三方利益而签订合同。
再者,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同样无效。
例如表面是正常商业合作合同,实际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从事违法活动。
还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
然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要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况除外。
另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还有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同样无效。
总之,具体案件中合同效力的判断,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分析,不能仅依据单一因素就认定合同是否有效。

2025-04-18 11:30:07 回复

本地优选法务

地区:安徽 - 阜阳

1、合同无效有这些法定情形:一是一方靠欺诈胁迫手段签合同,还损害了国家利益,这种合同无效。
2、比如有人骗国家签了个对国家不利的合同,那肯定不行。
3、二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像两人故意合谋签个合同坑集体的钱,这合同就是无效的。
4、三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表面看合法,实际藏着非法意图,这种合同也不被认可。
5、四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比如签个合同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环境等。
6、五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必须按规定招投标的项目没招投标就签合同,这合同可能无效。
7、另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像小孩自己去签合同肯定不行。
8、行为人与相对人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就是假装签合同实际不是那个意思。
9、违反强制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一般无效,但有例外。
10、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比如违背道德风俗的合同。
11、要注意,具体案子里合同效力咋判断,得根据实际情况仔细分析,不能马虎。

2025-04-18 10:26:14 回复

策略法律先锋

地区:安徽 - 阜阳

(一)合同无效存在多种法定情形。
(二)其一,若一方通过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且此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该合同无效。
(三)其二,当双方恶意串通,致使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受损时,合同同样无效。
(四)其三,以看似合法的形式实则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五)其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也会被判定无效。
(六)其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通常无效。
(七)另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一般无效,但存在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行为无效的特殊情况除外。
(八)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亦无效。
(九)在实际法律事务中,对于具体案件里合同效力的判定,不能简单依据某一条款,而需综合考虑各种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从而准确判断合同是否有效。

2025-04-18 09:12:06 回复

阜阳维权顾问

地区:安徽 - 阜阳

(1)合同无效主要有这些法定情形:一是一方靠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还损害了国家利益;二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另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行为人与相对人用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一般无效,不过要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况除外。
(3)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同样无效。
(4)要注意,在具体案件里判断合同效力,得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去分析。

2025-04-18 08:04:02 回复

法律咨询服务站

地区:安徽 - 阜阳

1.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主要如下:
2.1.一方通过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3.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4.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5.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7.另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不过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8.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9.要注意,具体案件中合同效力的判断,需依据实际情况全面分析。

2025-04-18 06:49:56 回复
其他人都在看:
阜阳律师 合同事务律师 徐州合同事务律师 更多律师>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