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不执行二审审判能申请强制执行吗

不执行二审审判能申请强制执行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1217人看过
导读:可以申请,二审判决是最终判决,《民事诉讼法》第243条明确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必须履行,义务人拒绝履行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法院强制执行,以下内容将详细介绍不执行二审审判能申请强制执行吗这个问题。
不执行二审审判能申请强制执行吗

一、不执行二审审判能申请强制执行吗?

可以,二审判决生效后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是2年。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四十六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能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有哪些?

1、人民法院民事、行政判决、裁定书,民事调解书,行政赔偿判决、调解书,民事制裁决定,支付令,以及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

2、依法应由人民法院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理决定;

3、我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和调解书;

4、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关于追偿债款、物品的债权文书;

5、经人民法院裁定承认其效力的外国法院以及国外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

6、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

三、强制执行流程有哪些?

1、审查立案

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请执行书及有关法律文书后,应审查该申请执行是否合法适当,有关法律文书是否齐备,内容是否明确,被执行人是否有执行能力等等。

2、通知履行。

人民法院决定对义务人强制执行时,应当先行通知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将强制执行。

3、准备强制执行。

填写强制执行证;确定强制执行的计划和方案;需要协助执行的,应书面通知有义务协助的单位和个人。

4、实行强制执行。

应当表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和执行根据;执行结束后,应将执行情况书面通知申请执行的机关。

四、民事强制执行和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有哪些?

1、申请执行人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申请人只能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而民事强制执行的申请人,可以是民事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的任何一方。

2、执行依据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依据是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理决定,而民事强制执行的依据是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仲裁机关的裁决。

3、执行机关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可以是行政机关自己,也可以是法院;而民事强制执行的执行机关只能是法院。

4、执行对象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对象范围很广,既包括物、行为,也包括人;而民事强制执行的对象只限于物。

5、执行结果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不存在执行和解问题,其结果只能是强迫义务人履行义务或实现与履行相同的状态;而民事强制执行的结果除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外,还可以执行和解。

不执行二审审判能申请强制执行吗这个问题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二审人民法院还没有结案之前不能直接申请强制执行,二审已经结案的,正常情况下必须执行二审判决或裁定。如果对于该问题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提供专业法律知识服务。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