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证据调查 > 民事诉讼二审可以不设举证期限吗

民事诉讼二审可以不设举证期限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4 · 2249人看过
导读:民事诉讼二审的只能举证期限延长不能不设,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对原告诉讼请求的意见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民事诉讼二审举证的期限可以双方协商,但前提是必须经法院批准。法院规定期限的,一般不少于30日,案件当事人需规定期限内提出新证据。
民事诉讼二审可以不设举证期限吗

在民事诉讼二审举证期限届满前向法院提出申请延长即可依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在二审中,当事人提出新证据的,举证的期限不少于十天,所以当事人需要在十天内提供自己的证据。

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九十九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第一百条 当事人申请延长举证期限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并通知其他当事人。延长的举证期限适用于其他当事人。

申请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并通知申请人。

第一百零一条 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据。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未逾期。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需要在30日内向法院提供相关证据,但在举证期间确实遇到困难,需要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举证的期限。人民法院核准后,也可以适当延长。一般法院不会延长举证期限,除非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证据调查相关

  • 民事二审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日。《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2024-02-23 1459次阅读
  • 2023.03.05 27479次阅读
  •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2024-02-28 1152次阅读
  • 2023.03.13 8961次阅读
  •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024-02-21 1483次阅读
  • 2023.03.04 5209次阅读
  •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024-02-23 1292次阅读
  • 2023.03.11 52764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024-02-26 1453次阅读
  • 2023.03.04 862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证据调查最新文章

遇到证据调查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