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消费权益 > 虚假宣传和诈骗的区别是什么?

虚假宣传和诈骗的区别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10595人看过
导读:虚假宣传和诈骗的区别是:侵犯的客体不同、客观方面不同以及犯罪主体不同。在我国的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中,虚假宣传和诈骗是个性和一般的关系,虚假宣传也是诈骗的一种,但是因为另有商事法对其进行规定,所以直接可以适用商事法,认定为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和诈骗的区别是什么?

一、虚假宣传和诈骗的区别是什么?

虚假宣传和诈骗是个性和一般的关系,虚假宣传也是诈骗的一种,但是因为另有商事法对其进行规定,所以直接可以适用商事法,认定为虚假宣传。

一是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宣传广告市场管理制度和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后者则是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二是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是采用利用宣传作虚假的特定手段,而后者则是采用隐瞒真象和虚构事实的欺骗方法;

三是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宣传广告为主,而后者则是一般主体。

1、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诈骗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为了保护受欺诈的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诈而为的意思表示的约束,法律允许受欺诈的一方当事人撤销该项民事行为, 欺诈也是致使民事行为无效的行为。

二、虚假宣传构成欺诈的认定

1、对比虚假宣传与欺诈,共同点显而易见,不实信息的广而告之,自然影响了消费者对真实信息的获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消费者的意思表示。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消费欺诈尤其是服务欺诈,正是由经营者的虚假宣传所构成,但法律后果的截然不同,决定了并非所有虚假宣传行为均能认定为经营者的欺诈。实务中,何种行为构成欺诈,尤其是何种虚假宣传可认定为欺诈行为,进而能主张惩罚性赔偿,成为难点。

2、如前所述,经营者作虚假宣传,面临向消费者以及其他经营者赔偿的双重风险。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范畴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范畴内对虚假宣传认定的标准有所不同,但二者的赔偿均系对受害人损失的填补。而立法针对欺诈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却在于惩罚有严重恶意的行为,并吓阻这种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赔偿的功能上讲,其主要作用在于威慑或阻遏,而不在于补偿。

无论是虚假宣传还是诈骗的行为都是要被严厉的处罚的,此时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当注意相关的虚假宣传以及诈骗的处罚等,在必要的时候保护自己的合法的权益。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消费权益相关

  • 309次阅读
  • 虚假宣传是口头、书面等多种形式,而虚假广告,是通过广告的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式完成的,相比而言,虚假宣传更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而虚假广告更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2024-03-04 1151次阅读
  • 2023.03.13 23445次阅读
  • 418次阅读
  • 1.虚假宣传和诈骗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广告市场管理制度和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后者则是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虚假宣传和诈骗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是采用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特定手段,而后者则是采用隐瞒真相和虚构事实的方法。3.虚假宣传和诈骗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广告主,而后者则是一般主体。
    2024-02-21 1340次阅读
  • 2023.03.03 14220次阅读
  • 309次阅读
  • 对于虚假广告宣传,监管部门可采取严厉措施。一旦发现有违规宣传行为,监管部门将立即责令其停止,并依法处以罚款,罚款额度通常为二十至一百万元。情节严重者,罚款将高达一百至二百万元,并可能撤销或吊销相关经营资质。这些处罚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2024-03-17 1406次阅读
  • 2023.03.01 7319次阅读
  • 48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消费权益最新文章

遇到消费权益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