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撤诉中止诉讼时效后怎么办?

撤诉中止诉讼时效后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6 · 1952人看过
导读:撤诉中止诉讼时效后会重新计算。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况有多种,起诉行为是权利人通过人民法院向义务人行使权利的方式。故诉讼时效因此而中断,并从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时重新起算。在民事诉讼总,当事人撤诉的,时效也中止。在民事诉讼中,时效是重要概念。
撤诉中止诉讼时效后怎么办?

一、撤诉中止诉讼时效后怎么办?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主体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而债权人丧失胜诉权。诉讼时效中断实质是权利人行使权的结果。权利人依诉讼程序主张权利,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起诉行为是权利人通过人民法院向义务人行使权利的方式。故诉讼时效因此而中断,并从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时重新起算。诉讼时效期间分为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指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的,所有民事法律关系都适用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特殊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于法律、法规特别规定的民事法律关系。

二、哪些情况导致诉讼时效中止?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三、诉讼时效延长的情况有哪些?

诉讼时效期间延长是指因特殊情况,法院对已经完成的诉讼时效期间给予的延展。

延长的对象: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特殊诉讼时效期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均可适用延长。

延长的条件:

1、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2、权利人在时效期间内未行使权利确有正当理由。

3、是否延长由法院决定。

4、决定延长的期间必须适当。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由于客观的障碍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属于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的“特殊情况”。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当事人起诉到法院,如果双方经过调解达成解决方案,原告可以撤诉。而民事案件的普通时效是三年,这样因为撤诉导致时效中止的,之后当事人又要起诉的,时效重新计算,就从撤诉生效的当日开始。这里要注意,撤诉必须是原告提请的,被告及其它当事人没有权限。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