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子女抚养精选解答 > 怎样才能要回女儿抚养权

怎样才能要回女儿抚养权

时间:2024.03.02 标签: 婚姻家庭 子女抚养 阅读:1429人
律师解析:
出现以下情形的,不直接抚养女儿的一方可以起诉夺回女儿抚养权:1.与女儿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女儿的;2.与女儿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女儿行为;3.八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女儿,愿随己方生活,己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争取孩子抚养权与是否异地离婚没有联系,离婚争取孩子抚养权的,应当出具自身更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证明材料,因为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的原则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当事人能够自行......

三年。当事人请求支付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如在离婚时已经就抚养费的支付期限及数额作出约定,那么,抚养费请求权已明显转变为一种期限数额明确的债权,负有支......

可以。离婚时约定一方支付孩子抚养费,并未支付的,子女成年后可以追回诉讼时效期间的抚养费。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离婚后不给抚养费会坐牢吗

    万鹿勇律师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不给子女抚养费不至于坐牢,但是可以向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播放量:311 2022-06-09
  • 夫妻离婚孩子抚养权的判定标准

    易轶律师

    如果孩子2周岁以下的话,抚养权会归由女方抚养;如果孩子年满8周岁,则会参考孩子的意见。孩子2到6周岁,此时抚养权参考的因素最多,建议您收集平时您照顾孩子更多,您的经济条件优于对方,工作稳定性更强等证据证明您的抚养条件优于对方。

    播放量:777 2022-06-09
  • 指定监护人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刘双律师

    指定监护适用的条件是监护人对承担监护责任有争议。争议有下列几种情况,有的是后一顺序的人不同意由前一顺序的人担任,或同一顺序的人相互争着要当监护人的。

    播放量:307 2022-06-09
宋代军律师

河北唐润律师事务所

宋代军律师,毕业于河北大学法学专业,唐山律师协会宣传交流与文化建设委员会委员、交通物流与互联网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优秀青年律师!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执业于河北唐润律师事务所,对劳动工伤,交通事故等侵权损害赔偿,婚姻家庭纠纷,债权债务纠纷,合同纠纷案件颇有研究。本人秉承“诚信为本,以诚待人”的服务宗旨,以“将每一个案件做成精品”为服务口号!尽力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努力为您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咨询该律师
  • 父母可以和未成年子女断绝关系吗

    1854人阅读

    父母与未成年子女间的亲子关系不应被轻易切断,且父母无权随意剥夺这种联系。如果父母放弃监护责任、拒绝履行法定义务,且情节恶劣,就可能构成遗弃罪。因此,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一般不能合法断绝亲子关系。

  • 父母双亡未成年孩子,公司该如何赔付

    1228人阅读

    若孩子之父因他人过失或不当行为离世,该责任人应负担被抚养人的生活费。生活费数额依据被抚养人依赖者的劳动能力受损程度,并参考当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标准来确定。未成年被抚养人生活费算至18岁,无劳动能力及生活来源的被抚养人则算至20年。

  • 父母没有离婚父亲外面有小孩怎么办

    1729人阅读

    非婚生子女指未解除合法婚姻状况在外地生育的子女,其权利同于法定婚姻所孕育的后代。未解除婚姻而不愿承担抚养责任的一方,需支付抚养费用。一方在婚姻期间外孕育子嗣,另一方可提出离婚诉讼,法院将批准。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合法子女相同的权利和权益。未领结婚证但已生育子女,双方可协商终止婚姻,财产和子女抚养问题可诉讼解决。

  • 父母离婚赡养费怎么支付

    1030人阅读

    成年并自理的子女在父母离异后,对双方都有赡养义务。赡养费可与父母协商,多子女需经老人同意后签订协议。无法协商可诉诸法院,法院会综合考虑当地经济、赡养者能力和被赡养者需求做出公正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