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精选解答 > 拘役或管制的意思

拘役或管制的意思

时间:2024.03.03 标签: 行政类 行政诉讼 阅读:1224人
律师解析: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
在中国是主刑之一,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六个月内。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一审行政案件,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

行政诉讼遗漏了必要当事人的,是属于违反诉讼程序的情形,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

行政诉讼可以一并提出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有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什么是行政复议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复议,是用以确保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免受行政主体的不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该制度规定,当上述主体确信自身的合法权益已受到特定行政行为的实质性损害时,可以依法向有权主管的行政机关提交复审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而行政复议机关则需依据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严格的合法性和适当性的审查,最终根据审查结果做出相应的行政复议决定。

    浏览量:1247 2024-04-27
  • 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扣押物品、冻结财产等,旨在预防违法、保护证据、防止危害和控制风险。它是行政部门在法规框架内,为短期管理需要对个人自由或财产实施的临时管控手段。

    浏览量:1467 2024-04-27
  • 行政道义是指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指导乃是行政主体在其法定职责、使命或者所管辖事务的范畴之内,为了契合现今社会及经济生活的实际需求,依据国家的法律原则以及政策导向;在相对人自愿配合或者积极协助的基础上,适时而灵活地运用非强制性的手段,以期高效地达成特定行政管理目标为宗旨,且此种行为并不直接引发法律效力。

    浏览量:974 2024-04-27
邵如阳律师

江苏联盛(上海)律师事务所

邵如阳律师(18994700001 )合伙人律师, 办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刑事案件 执业前就职于江苏省交通厅高速管理处多年,视野开阔、思维活跃、逻辑严密、作风稳健 从业以来成功代理多起重大知识产权类侵权案件,银行经济类案件等诉讼案件 上百起刑事案件

咨询该律师
  • 行政应诉是什么意思

    1158人阅读

    行政诉讼被告需遵循《行政诉讼法》,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认为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起的诉讼进行应诉。 我国各级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专门审理此类案件,保障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平衡。

  • 对行政规范性文件不服怎么办

    1406人阅读

    自然人、法人或社会团体对行政机构行为不满时,可向上一级或指定行政机构提出行政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直接诉讼。根据《行政复议法》,对县级及以上政府工作部门行为不满,可向该部门上级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特定机构需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 对行政规范性文件不服怎么办

    1482人阅读

    自然人、法人或社会团体对行政机构行为不满时,可向上一级或指定行政机构提出行政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直接诉讼。根据《行政复议法》,对县级及以上政府工作部门行为不满,可向该部门上级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特定机构需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 个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是几年

    1408人阅读

    个人不良信用信息的保存期限定为五年,这是征信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信用资料的收集、整合、处理、公开和应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确保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的有效保障至关重要。这一保存期限旨在平衡信用信息的利用和保护个人权益,促进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