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仲裁精选解答 > 逾期被仲裁了怎么处理

逾期被仲裁了怎么处理

时间:2024.03.05 标签: 诉讼仲裁 仲裁 阅读:1304人
律师解析:
如果您因为逾期而被提请了仲裁,那么就得按照法律程序来执行仲裁裁决的结果哦。
如果您还是故意拒绝去执行的话,那说不定会被强制执行的呢。
法律依据:
《仲裁法》
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仲裁费由谁承担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确定,对于仲裁费需要先由申请人预交,结案之后仲裁委员会按照败诉方承担的原则来进行处理;双方部份败诉的,就会由双方当事人承担;当事人撤诉的......

仲裁流程的时间长度受到一些法律规定的限制,仲裁庭应当在接到仲裁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仲裁裁决,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这个期限是可以延长的。如果仲裁庭认为确有必要延长仲裁期限......

如果合同中既约定了仲裁又约定了诉讼,这样的争议条款一般会被认定为无效。这是因为仲裁协议应当具有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和选定的仲裁委员会,这种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的协......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如何解除总包协议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解决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纠纷的途径有三种:私力救济即双方协商和解,社会救济包括人民调解和民商事仲裁,公力救济即民事诉讼。仲裁和诉讼只能选其一,仲裁一裁终局。选择适当的解决方式能高效公正地处理纠纷。

    浏览量:1400 2024-05-24
  • 农民占地一年多又说不占地怎么办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针对土地所有权争议,有四个主要解决方法:协商解决,即双方通过沟通和妥协达成共识;调解解决,无法协商时可向村委会或乡镇政府申请调解,也可寻求第三方协助;仲裁解决,由当地仲裁机构介入仲裁,结果具有法律约束力,拒绝履行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最后可提起诉讼。

    浏览量:894 2024-05-22
  • 平台退款商家起诉我怎么办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当与商家发生纠纷时,应首先尝试通过协商达成和解。若协商无果,可寻求消费者协会或调停组织的帮助。若商家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可向相关部门投诉。如双方有仲裁协议,可申请仲裁;否则,可直接起诉。若商家起诉,应提前收集证据并准备辩护材料。

    浏览量:1393 2024-05-22
  • 仲裁委员会归哪个部门

    鲁东律师

    仲裁委员会是独立社团法人,不属于任何部门管辖。仲裁活动主要由仲裁机构完成,因此仲裁机构是仲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仲裁制度的发展史上,仲裁机构随着仲裁形态的发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早期的仲裁多为民间解决纠纷的临时性行为,因此,很少有常设的仲裁机构。

    播放量:1115 2022-06-07
  • 申请劳动仲裁多久才会受理

    郝玉鑫律师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播放量:1445 2022-06-07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仲裁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1014人阅读

    通常情况下,仲裁程序需提交的文件包括:申请人亲签或法人公章的仲裁申请书、含机动条款或仲裁协定的合同或协议(需出示原件验证)、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或法定代表人证。劳动仲裁案件还需携带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劳动合同及相关证据资料。

  • 仲裁结果具有强制性吗

    1553人阅读

    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裁决生效后,若一方未履行义务,另一方可向所在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但需注意,法院操作的范围仅限于被执行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内。

  • 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怎么处理

    1931人阅读

    本文探讨了合同仲裁条款的作用和构成,包括仲裁的具体流程、机构和约定。在履行仲裁条款时,需仔细审阅条款、遵守仲裁程序、选择适当的仲裁机构、递交申请并积极参与程序。最终,应尊重仲裁裁决的法律约束力。如有疑问,建议寻求专业法律意见。

  • 保险公司无从业资格证拒赔如何申请仲裁

    1985人阅读

    保险公司拒绝赔偿时,受损的被保险人可向法定仲裁机构申请调解或裁决。依据我国《保险法》,保险纠纷应先经仲裁处理,如双方未达成共识,可再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