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土地征收精选解答 > 重庆征收土地是怎么个赔偿

重庆征收土地是怎么个赔偿

时间:2024.02.20 标签: 征地拆迁 土地征收 阅读:1375人
律师解析:
土地征收程序是:
1、提出用地申请、拟定征用土地的方案;
2、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审核,以书面形式公告;
3、根据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登记情况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发布公告;
4、落实征地补偿与安置资金,交付土地。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并落实有关费用,保证足额到位,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等签订协议;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建设项目依法经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2、建设单位向市、县政府地政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3、市、县政府地政部门审查后拟订征收土地等方案。4、经市、县政府同意后逐级上报。5......

现行刑法对非法批准征用土地罪量刑的规定具体如下:1、非法批准征用土地,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没有批文,土地征收是违法的。依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没有征地批文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的,而对土地进行征收的,是非法征地的行为。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如何举报侵占农田的行为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对于违法行为,如非法占用或滥用农田,公民应向县级以上土地管理机构举报。我国坚守农田保护,严禁非法转作他用,严控非农许可。非法侵犯、擅自改变农田用途导致严重损害者,将面临法律责任,甚至刑事追责。

    浏览量:1267 2024-06-14
  • 农用土地转用或征收需经谁批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国务院对农用地转用或土地征收有严格审批权:重大建设项目如需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必须经国务院批准,无论项目性质如何或选址何处。划定后,农田不可擅自占用;任何规避审批的行为均属违法。这确保了土地使用的合法性和农田保护。

    浏览量:1398 2024-06-13
  •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立案条件包括:擅批基本农田10亩以上,非农耕地30亩以上,其他类型土地50亩以上,林地20亩以上,均需经法定程序审批,否则构成犯罪。

    浏览量:1434 2024-06-13
姜来律师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

姜来律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姜来律师具有7年律所工作经历,已取得北京市律师执业证,就职于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擅长房地产及建设工程常法及诉讼,其中诉讼业务擅长高院及最高人民法院再审、重审案件、国有土地出让及转让纠纷、设施农用地违法建设纠纷;具有多家副部级、房地产企业常法工作经历,并具有房地产信托管理纾困项目经验、不良资产收购、房地产企业强制清算、破产重整、尽职调查等非诉项目经历。

咨询该律师
  • 政府征地不出示征地证明,这合法吗

    1397人阅读

    政府在征收土地时必须出示相关征地证明,否则不合法。如遭遇未出示证明的情况,建议您申请征地信息公开,并可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相关机关将依法处理。

  • 政府征收拆迁程序流程是怎样的

    1702人阅读

    政府征地拆迁的法定程序包括:制定征收土地方案并上报审批,发布征收公告并听取意见,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拟定并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落实补偿安置资金后交付土地。确保被征地农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申诉权等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 征地拆迁社保名额怎么来划分

    1521人阅读

    在处理名额分配问题时,我们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经过社员大会深入讨论和投票决策。对于集体土地征收,将全额支付相关费用,并提供完善社会保障服务,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名额分配同样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经过严谨程序处理。

  • 拆迁时,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一样吗

    1243人阅读

    总的来说,集体土地拆迁与国有土地拆迁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源于两者在法律适用、所有权归属、征收主体、程序规范、补偿标准及权益保障等多个环节上的不同原则和实践操作。这些差异反映了我国在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战略和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