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胁迫犯罪怎么判

胁迫犯罪怎么判

时间:2024.03.03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1372人
律师解析:
1、胁迫犯罪,一般需要按照共同犯罪中的主犯进行处罚。胁迫人按照主犯处罚,被胁迫人属于胁从犯
2、如果被迫犯在客观上起到了主要作用的,便可以构成主犯。胁迫是指以给自然人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其他组织的名誉、荣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意的意思表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
【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胁迫犯罪怎么判:1、胁迫犯罪,一般需要按照共同犯罪中的主犯进行处罚。2、如果被迫犯在客观上起到了主要作用的,便可以构成主犯。胁迫是指以给自然人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

所谓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指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的案件。告诉才处理的刑事案件具体包括以下: 1、刑法第246条规定的侮辱、诽谤案,但是......

1、强制猥亵、侮辱罪法院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强制猥亵、侮辱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男性或者妇女)的性自由权,具体包括忍受性权利......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诽谤罪既遂是如何判定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刑法》规定诽谤罪的处罚包括三年以下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严重诽谤如致人死亡、引发社会愤慨、损害外交关系,将突破"告诉乃论",检察院可公诉追究,不论受害人是否提出控诉。

    浏览量:801 2024-06-15
  • 侮辱人格罪一般会判多少年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侮辱罪指通过非法手段公开贬低他人名誉,情节严重触法。行为如暴力挑衅、恶意诋毁并造成严重影响,将面临三年以下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浏览量:942 2024-06-15
  • 侮辱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主要包括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侮辱罪的关键要素包括:1)侵害对象为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2)行为方式需通过暴力或非法途径,公开贬损他人名誉,情节严重;3)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责任能力的一般公民;4)犯罪动机为直接故意,有明确贬低与损害他人的意图。

    浏览量:827 2024-06-15
潘启余律师

浙江国翱律师事务所

潘启余,擅长办理交通事故、劳动人事纠纷、刑事辩护。多年国有银行工作经历,对银行金融、票据、合同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有较深的研究,同时承接个人咨询和个人法律顾问业务。为人正直、待人真诚、服务热情。秉承“为客户排忧解难,化解法律风险”的理念,奉法为尊。做个有温度的法律人。

咨询该律师
  • 辱骂他人一般会拘留几天

    1609人阅读

    严重辱骂他人可能涉及侮辱罪和诽谤罪指控,轻微情况则视为侵害名誉权。若情节恶劣,行为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刑罚;情节较轻时,受害方可要求停止侵权、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公开道歉或支付赔偿金。辱骂他人不一定犯罪,但可能引发民事责任。处理时请保持理智和冷静。

  • 造谣诽谤会坐牢吗大概做多久

    1217人阅读

    故意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旨在污蔑他人、毁坏声誉,情节严重者构成刑事犯罪。互联网环境下,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五千次或转发五百次即视为情节严重。造谣诽谤罪行通常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网络攻击他人名誉,情节严重者将受三年以内有期徒刑处罚。

  • 在qq上被人造谣怎么办

    1335人阅读

    若您在使用微信时遭遇诈骗,且损失金额超过2000元,请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前往附近派出所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根据中国法律,普通公民被骗金额高于2000元,警方才会正式立案。

  • 口头辱骂后对方要求鞠躬道歉怎么办

    1273人阅读

    受到言语侮辱时,你可以采用科技手段,如录音、录像等,来捕捉证据,也可以通过目击者的证词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是文字侮辱,如短信、微信、QQ消息或公告等,只需保存相关记录即可作为证据。法律依据支持你有权这样做。在遭受言语侮辱时,你可以选择使用先进的语音和影像技术收集证据,或者通过寻找目击者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是文字侮辱,比如短信、微信、QQ消息或公告等,只需保留相关记录即可作为有效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