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处罚辩护精选解答 > 虚假信息如何界定刑事责任

虚假信息如何界定刑事责任

时间:2024.03.04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处罚辩护 阅读:1217人
律师解析:
1、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时,要怎样处罚依据情节而定;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可进行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按刑法规定处罚。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就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按实际情况,如果是精神病人涉嫌刑事责任的话,符合法律规定的,是可以进行强制医疗的。不需要让监狱进行收监服刑。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

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职务侵占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职务侵占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可以开除,侵占公司三百元,是一种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公司有权开除劳动者。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法院判处缓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被告获缓刑须满足以下条件:一、刑期在三年以下,包括有期徒刑或拘役;二、非累犯;三、犯罪情节轻微,被告人须真诚悔过,无再犯风险,且缓刑不会对居住地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浏览量:826 2024-06-21
  • 大学生盗窃行为会如何判刑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校园盗窃,涉及1000-3000元财物者构成盗窃罪,可能面临三年以下刑罚(含监禁、拘役或管制),并需支付罚金。如不满足犯罪标准,嫌疑人将被拘留5-10天,罚款五百元以内。

    浏览量:850 2024-06-21
  • 打架受伤后是否一定会被判刑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若因冲突导致他人受伤,可能面临刑事指控和法律责任。如伤情为轻伤,行为人可能被控故意伤害罪,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法律后果;若为轻微伤,虽通常不涉刑法,但仍需承担治安拘留和罚款等行政处罚。

    浏览量:863 2024-06-21
  • 2024年减刑新规定

    康欣律师

    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等。

    播放量:893 2023-01-29
  • 非法聚众罪是什么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就是非法聚众罪。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139 2022-06-15
  • 非法聚众罪怎么定义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262 2022-06-15
黄嘉律师

浙江融哲律师事务所

浙江融哲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律事业部主任,浙江省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文化馆法律顾问,曾就职于两家世界500强总部法务部。 从事律师行业多年,带领团队办理了大量案件,在合同纠纷、刑事辩护、企业法律顾问、房产纠纷、债权债务纠纷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 了解各类企业法律需求,担任数家企业法律顾问,且针对法律顾问发表多篇论文,获得浙江省律协及浙江省法学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可调动百名律师团队的律所资源(杭州下城区最大律所),团队律师多次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庭。

立即咨询
  • 缓刑期间可以买寿险吗

    1489人阅读

    缓刑制度在不同国家有不同实施方式,我国缓刑期内犯人面临法律限制,如旅行、从业和投资等。购买寿险可能受限,需咨询当地法律机构或律师。建议缓刑期内有意购买寿险的人先了解具体法律限制,以做出明智决策。

  • 帮信罪累犯可以判缓刑吗

    1800人阅读

    依据我国最新刑法修正案,“帮信罪”的法律处罚标准通常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能伴随罚金。缓刑判决需满足:犯罪情节轻微、悔罪态度明确、无再犯风险且对社区无重大影响。 然而,累犯和犯罪团伙首脑通常不适用缓刑。因此,若“帮信罪”累犯满足条件且不属于不适用缓刑范畴,可考虑缓刑。

  • 未成年盗窃五万退赃五万能判几年

    1674人阅读

    针对您提出的问题,需明确:涉及五万元盗窃属“数额巨大”,依法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款。积极退赃可影响判决。判决还需考虑涉案金额、自首、立功、受害人谅解等。罚款数额由法官根据罪行决定。盗窃罪表现为私下窃取较大公共财产或多次窃取私人财产。犯罪主体为普通公众,需达法定年龄和具备社会能力。此次刑法修订重新定义了犯罪主体。被告人需有明确的直接故意和非法侵占意图。

  • 隐瞒犯罪所得1万多怎么处理

    1365人阅读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还进行窝藏、转移等掩饰、隐瞒行为,将受法律制裁。对于隐瞒约1万多元犯罪所得,根据刑法第312条,可能被判1年半至2年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并可视情况适用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