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拆迁安置精选解答 > 违章厂房能强拆吗

违章厂房能强拆吗

时间:2024.03.01 标签: 征地拆迁 拆迁安置 阅读:1212人
律师解答:
可以。
律师解析:
可以强拆的。
拆违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无须给予补偿。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
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五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不算。人头费跟户口联系在一起的,如户口没有迁移的,不享有人头费。未出生的胎儿在法律上还不算一个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因此,他也就不享受相应的权利,不承担相应的义务。......

工作程序:房屋行政强制拆迁申请、审查、组织听证、报批、证据保全、实施。强制拆迁条件:1、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作出裁决并送达拆迁当事人;2、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超过裁决规定的......

申请拆迁行政裁决是在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就拆迁安置补偿问题没能达成拆迁补偿协议,即只有在双方没有达成书面的可供操作的拆迁补偿协议的条件下,才可以申请行政裁决。......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河道边违建拆除,会有补偿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河道周边违法建筑拆除行动不涉及补偿费用,因为这些违章建筑违反了《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规,应接受美化与改造。违章建筑指未获得拟建工程规划许可证或原址、选址建房意见书,在规划区域外建设的建筑物。拆除后,无需对涉及方进行补偿费用发放。

    浏览量:1406 2024-06-10
  • 公路上的违法建筑会受到哪些处罚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公路建筑控制区域内擅自修建建筑物、地表构筑物或挖掘埋设电缆、线管等设施者,需接受交通主管部门拆除命令及最多五万元罚款。逾期不拆,交通部门将强制拆除,费用由建筑者承担。

    浏览量:1120 2024-06-09
  • 什么是房屋建筑红线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建筑红线,即城市规划中的建筑控制线,控制临街建筑界面,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道路红线限定了道路用地,建筑控制线规定建筑物基底位置,可能因规划需要超越道路红线,形成后退道路红线。新建城镇常通过后退建筑红线以优化空间、环境和视觉效果。

    浏览量:1318 2024-06-09
徐晓倩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徐晓倩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土地一级开发与流转法律事务部主任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 北京律师协会会员 北京破产法学会会员 执业年限:10年 专业领域:诉讼、仲裁法律服务、行政诉讼、房地产建筑工程法律事务、征收拆迁等

咨询该律师
  • 农村有户无房安置规定是什么

    1506人阅读

    农村无房户的安置政策是由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根据政策法规自主决策,通常可以申请安置住房或领取补贴,但无法享受有形财产补偿。此情况在空挂户、企业破产清算、毕业生无固定居所等场合都可能发生。

  • 集装箱房屋属于建筑吗

    1567人阅读

    的确,未经申请或未获批准擅自建设的集装箱式住房、车库等,若未办理土地使用权和规划许可证,则属违法建筑。违规建筑需满足两个条件:具规模和稳定性,违反法定程序且未经审批。集装箱房子流动性强,不构成稳定建筑,但如用于仓储占用公共用地,影响环境或居民生活,城市管理机构可介入要求搬迁。

  • 湖北拆迁安置标准是怎样的

    1881人阅读

    湖北省拆迁安置标准制定涉及产权交换补偿,主要考虑被征收房屋价值,不低于征收决定公告发布日市场价格,并委托专业机构评估。搬迁费和临时安置费则按各城市规定和计算方法确定,具体数额和计算方式可查阅政府文件。

  • 拆迁协议与协议拆迁的区别是什么

    1153人阅读

    拆迁协议涉及政府征收部门与被拆迁房屋产权拥有者,规定拆迁后的经济赔偿;而协议拆迁则涉及开发商与房产所有者,探讨是否实施拆迁。法律效力上,前者遵循行政诉讼法,后者则通过民事协商或诉讼解决争议。两者在主体、内容和法律效力上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