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死刑辩护精选解答 > 醉驾无证驾驶摩托车当庭宣判拘役是不是立马收监

醉驾无证驾驶摩托车当庭宣判拘役是不是立马收监

时间:2024.04.04 标签: 刑事辩护 死刑辩护 阅读:1195人
律师解析:
一旦醉酒驾驶案件进入庭审阶段,被告人并不会立即被投入监狱服役。在此之前,必须待人民法院依法宣判之后,该判决正式生效后,被告人方能被移送至监狱进行收监。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凡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以及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等类型的罪犯,人民法院都应向负责拘留及羁押这些罪犯的公安部门送达行政执行通知书和判决文书。而公安机关则应当在接收到这两份文件之日起的一个月之内将被告人交付监狱执行相应的刑罚
法律依据:
《监狱法》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判决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犯罪分子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被判处监外执行。监外执行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况: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他们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或者生活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规定,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满足以下一些基本条件:1、经济条件困难;2、涉及的案件是民事、行政或者刑事案件。被告人可能面临死刑,或者是未成年人......

二审到死刑复核的时间长度是没有明确规定的。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死刑案件的二审程序结束后,应当将案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一般而言,在二审中,如果法院维持了一审的死刑判决,......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诈骗案一般多久能够宣判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诈骗罪审判时限通常以案情复杂度为准,一般公诉案件在两个月内宣判,最多三个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公诉案件审理应在受理后两个月内判决,死刑、附带民事等特殊情况经上级法院批准可延长三个月。特殊情况下需最高法批准延长,并考虑管辖变更或检察院侦查等因素影响审理期。

    浏览量:1461 2024-06-13
  • 杀人一定会被判死刑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死刑是否适用于杀人案件取决于具体情境,区分故意谋杀与过失致死。故意杀人可能判处死刑、无期徒刑至十年以上徒刑,但非绝对,会考虑主观意图、动机(如婚姻家庭纠纷)、被害人过错及减轻情节。对于特殊原因引发的案件,死刑判定尤为审慎,强调综合案情和社会影响,倾向于对存在明显减刑条件者从轻处理。

    浏览量:1271 2024-06-13
  • 无证驾驶撞死人,责任如何界定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民事赔偿中,按责分配;刑事上,区分故意杀人/危害公共安全与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视作严重犯罪,交通肇事需考虑:(1)致死重伤人数、责任归属;(2)财产损失与赔偿能力;(3)特定驾驶违规行为如酒驾、无照驾驶等需全责。财产损失未达30万或虽过但已赔偿,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严重违规驾驶行为加重刑事责任。

    浏览量:1009 2024-06-13
  • 死刑被判立即执行是多久执行

    徐宁律师

    死刑被判立即执行在7日后执行。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1、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3、罪犯正在怀孕。

    播放量:1082 2022-06-07
  • 死缓的核准有哪些规定

    刘欢律师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播放量:1430 2022-06-07
  • 杀人犯能免除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胡静律师

    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免除罪犯死刑,只有不适用死刑和死缓变更的情况。是对于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播放量:520 2022-06-07
  • 死缓两年后怎么处理

    1560人阅读

    交通事故逃逸通常指当事人在发生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离开现场。是否构成逃逸,需综合考虑事故现场情况、行为人事前经验等因素。若行为人不知已发生事故,则不构成逃逸。因此,评估是否逃逸需全面分析行为人主观认知和现场情况。

  • 未成年人适用死刑吗

    1228人阅读

    我们无需担忧该法律条款。对于14至18岁的罪犯,我国刑法规定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程度由司法机关决定。此外,未达到18岁的犯罪者不得被判处死刑,这是一项基本原则。这意味着即使他们犯了罪,也不会被执行死刑,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从轻或减轻的处罚。

  • 死刑执行前可以探监吗

    1496人阅读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死刑犯在执行前有权会见直系血亲或相当近亲属、重大利益关系人,但需执法机构许可。在服刑期间,如因疾病等特殊情况需照料,可依法被探访。但执行死刑当日,通常禁止亲属探望。

  • 死缓两年改判了要多少年才能出来

    1943人阅读

    法律规定,死缓改判无期徒刑的罪犯需服刑至少15年方可假释;死缓执行2年后可更改为无期徒刑;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刑期可缩短至25年有期徒刑,并有机会再次减刑。死缓期间无故意犯罪,2年后刑罚减为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