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学校侵权精选解答 > 老师打学生耳光是不是违法

老师打学生耳光是不是违法

时间:2024.02.25 标签: 损害赔偿 学校侵权 阅读:1372人
律师解析:
老师打学生,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属于违法行为,如果造成受害学生轻伤二级以上,则按照刑法234条追究刑事责任。
老师打学生,不但属于违法或犯罪,亦违反社会道德与师德师风。除了接受相应的法律处罚外,还会被学校或教育部门,处以调离教师岗位,行政降级等处罚。
法律依据:
《教师法》第十四条
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私立学校学费退费标准: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学费应按学年或学期收取,不得跨学年预收。学生缴纳学费后,如......

受教育者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如果要投诉老师,可以直接到教育局投诉。......

老师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罚抄属于变相体罚。学生可向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投诉反映,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未成年人刷的礼物能申请退款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未成年人在直播平台刷礼物的退款问题,视其民事行为能力区分。无民事行为能力者(如儿童)由监护人有权申请退款;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部分自制力)则需监护人与平台协商解决。具体情况需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形分析。

    浏览量:1450 2024-06-15
  • 体育课意外摔倒受伤,学校是否要担责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针对校园体育伤害,八岁以下无行为能力学生,学校按民法典第1199条承担侵权责任,除非能证明已尽责;八至十八岁限制行为能力人,学校需在未尽合理教育管理义务时负责,若已合规则无需担责。

    浏览量:939 2024-06-15
  • 孩子校园打伤他人,父母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监护人对无/限民事行为能力者造成的损害负责,但监护人尽责可减轻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和保护不力导致伤害,须承担侵权责任。

    浏览量:1363 2024-06-14
王芳芳律师

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

杭州资深婚姻家事律师,专业办理婚姻家事案件多年 中国民主xx会会员,安徽大学本科,中国政法大学硕士,高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有着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司法实践经验,能熟练运用律师专业技能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从事法律服务多年来,处理过众多疑难复杂案件,其中所属团队处理因各种原因导致离婚诉讼百件以上,因各种原因发生的合同纠纷案件百件以上,受到委托人好评。长期从事公益法律事务,为杭州市工会志愿者名誉律师和杭州市法律援助律师。同时为多个基层政府的顾问律师,为政府和社区以及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主要职务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律师 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法律顾问团律师 杭州市安徽商会律师团秘书长 杭州市法律援助律师 杭州市工会律师

咨询该律师
  • 未成年人校园欺凌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1381人阅读

    中指骨折伤残鉴定标准根据伤情严重程度设定,通常难以评定伤残级别,但有权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后可根据结论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若单位未缴社保,需承担赔偿。建议先明确工伤等级,再行劳动仲裁维权。

  • 在学校被人打了没还手怎么处理

    1859人阅读

    若孩子遭受校园暴力,攻击者需承担全责,学校未尽职责则需补充赔偿。打人者需支付医疗、护理、交通、营养及伙食等费用。若孩子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报警依法处理。根据伤情,对打人者进行相应惩罚,并由侵害方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 幼儿园退保教费标准是怎样的

    1965人阅读

    保教费用退费规范已调整,允许用户申请最高80%退款。退费细则更明确,方便家长处理退费问题。若孩子在园天数未满四天或因幼儿园原因停课,将按相应比例退款。若因幼儿园违规导致幼儿退园,应全额退款并赔偿经济损失。

  • 学校没收吹风机怎么才能要回来

    1711人阅读

    关于学校收缴违禁电器问题,学校有权管理,但不得擅自销毁或没收。建议写保证书致辅导员,避免再次违规,同时诚恳道歉并请求归还电吹风。若多次沟通无果,可考虑法律途径,但须考虑师生关系及成本。建议先与辅导员深入交流,若无效再向院系领导申诉,最后考虑法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