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赔偿标准 >轻微伤赔偿标准 > 甘肃轻微伤赔偿标准 > 计算方式

甘肃轻微伤计算方式

轻微伤是指损伤程度明显轻微,不足以造成人身健康明显伤害,也不会遗留器官功能障碍的损伤。轻微伤赔偿项目主要包含: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甘肃轻微伤赔偿的多少也要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因此,当事人在计算甘肃轻微伤赔偿金额时应该查清相关数据,以便于确定赔偿项目计算标准。

甘肃轻微伤计算方式

一、甘肃省统计局公示数据:

1、上年度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73元;

2、上年度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7572元;

3、上年度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2165元;

4、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5207元;

5、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494元;

6、上年度甘肃省职工年平均工资84500元;

7、上年度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年/人):

(1)农、林、牧、渔业62699元

(2)采矿业111348元

(3)制造业83374元

(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96962元

(5)建筑业62289元

(6)批发和零售业65574元

(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6585元

(8)住宿和餐饮业43082元

(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3005元

(10)金融业86769元

(11)房地产业53377元

(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1500元

(1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11817元

(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60818元

(1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9899元

(16)教育95211元

(17)卫生和社会工作88007元

(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75521元

(19)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90427元

二、甘肃省轻微伤赔偿计算方式:

1.医疗费

医疗费=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需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费发票,结合病历资料和医疗费清单据实计算

2.康复费、整容费

根据医嘱或者司法鉴定意见确定的必然发生的费用据实计算

3.后续治疗费

根据医嘱或者司法鉴定意见确定的必然发生的费用据实计算

4.误工费

(1)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

误工费=因误工实际减少的收入

(2)受害人无固定收入,且从事农业生产的

误工费=上一年度甘肃省农、林、牧、渔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年)÷365(天)×误工时间(天)

(3)赔偿权利人不能举证有固定收入,其他

误工费=上一年度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元/年)÷365(天)×误工时间(天)

误工天数:门诊:医治时间+医嘱休息时间(门诊1次按照误工1天计算)

住院:住院时间+出院后医嘱休息时间(医嘱休息期间定残的,计算至定残前一天)

5.护理费

(1)住院护理

护理费=甘肃省日工资标准/天×住院天数×护理人数

(2)出院后的短期医嘱护理

护理费=甘肃省日工资标准/天×医嘱护理天数

(3)出院后的长期康复护理

护理费=甘肃省日工资标准/天×护理依赖系数×护理年限×护理人数

6.交通费

交通费市内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正式票据据实计算,无票据的按照10元/次执行,市外乘坐长途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按照交通费发票据实计算,但一般不得超过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标准

7.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出差伙食标准/天×住院天数

8.营养费

营养费=20元/天×住院天数

9.住宿费

以治疗为目的产生的必要的合理的住宿费,按照住宿发票据实计算,不得超过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标准

该甘肃轻微伤计算方式最新整理更新时间为2025年,整理自政府网站、媒体等公开出版物,若内容有误欢迎拨打全国客服热线:400-64365-60。

上述赔偿标准仅供参考。为您推荐:甘肃律师

47分钟前

缓刑多久不能犯罪

云南法务律师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 (1)缓刑考验期因原判刑种和刑期不同而有不同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是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少于两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是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少于一年。 (2)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必须遵守相关规定。若在此期间再犯新罪,会被撤销缓刑,对新罪判决后与前罪刑罚按数罪并罚规定决定执行刑罚。 (3)被宣告缓刑者在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规定或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且情节严重的,同样会被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提醒:缓刑考验期内务必严格守法,避免再次犯罪或违反监管规定,否则将面临严重法律后果,案情不同处理有别,建议咨询分析。

2小时前

缓刑多久不能犯罪

丽江法务律师 最近回复:

(一)在缓刑考验期内,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绝对不能实施犯罪行为,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二)认真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履行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 (三)定期向考察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3小时前

缓刑多久不能犯罪

曲靖法务律师 最近回复:

1.缓刑考验期内严禁犯罪,考验期限因原判刑种和刑期而异。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是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至少两个月;有期徒刑则是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至少一年。 2.考验期内,犯罪分子要守规。若再犯罪,会撤销缓刑,新罪判刑后与前罪按数罪并罚决定执行刑罚。 3.若违反法律法规、缓刑监管规定或禁止令且情节严重,同样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5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