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赔偿 > 医疗事故该如何赔偿

医疗事故该如何赔偿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7.03 · 1517人看过
导读:医疗事故赔偿首先要确定是否构成,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得出结论。赔偿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等。医疗费依人身损害治疗费用计算,不包括原发病费用;误工费按患者有无固定收入计算。赔偿数额依医疗事故等级等因素确定。医患双方可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该如何赔偿

一、医疗事故该如何赔偿

医疗事故赔偿需先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可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得出结论。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等。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误工费根据患者有无固定收入计算,有固定收入的按其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

赔偿数额依据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等因素确定。医患双方可协商解决赔偿问题,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医疗事故该找谁来鉴定伤残

医疗事故伤残鉴定一般由医学会组织进行。

具体流程如下:医患双方共同向当地医学会提出申请,提交相关病历等资料。医学会受理后,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鉴定组通过审查资料、询问医患双方、必要时进行现场检查等方式,依据相关诊疗规范等,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伤残等级等作出鉴定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若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再次鉴定。不同地区在具体操作细节上可能有差异,建议及时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专业律师沟通,确保鉴定程序合法合规进行,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医疗事故该怎样处理时间

医疗事故处理有严格的时间规定。一般在医疗事故发生后1年内,患者及其家属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一旦确定为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于重大、复杂的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在过失行为发生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另外,患者身体受到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务必严格遵循这些时间规定,以确保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避免因逾期而影响权利主张。

在了解医疗事故该如何赔偿后,我们深知这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问题。医疗事故赔偿远不止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除了明确各项赔偿项目,如医疗费、误工费等的具体计算方式,还需关注赔偿的责任认定以及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处理。比如,在赔偿过程中若对责任比例存在争议该如何解决,又或者赔偿款到位后,患者的后续治疗保障如何跟进等。这些拓展问题都与医疗事故赔偿紧密相关。如果您对这些相关问题仍有疑问,别错过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提供更详尽的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医疗事故赔偿最新文章

遇到医疗事故赔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