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犯罪不适用累犯吗
根据《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累犯。累犯是指因犯罪而被判处一定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
之所以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累犯,主要是考虑到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犯罪多系出于好奇、冲动等原因,其主观恶性相对较小,可塑性较大。如果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累犯制度,可能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过于严厉的影响,不利于其改过自新和回归社会。
但需要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犯罪后,如果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一定期限内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仍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只是不构成累犯。
二、未成年犯罪了会怎样
未成年犯罪的处理较为特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司法程序中,会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例如,会有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庭审理程序,可能会采取附条件不起诉等措施,给未成年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会对其进行矫治和教育,包括心理辅导、职业培训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避免再次犯罪。
三、未成年犯罪成年后才抓到怎么处理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在其成年后被抓获,仍会按照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首先,在量刑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其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
其次,在诉讼程序上,会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的特殊程序。例如,讯问和审判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若其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再者,对于符合条件的未成年罪犯,还可适用缓刑、社区矫正等非监禁刑措施,以帮助其更好地回归社会,进行改造和教育。总之,对未成年犯罪成年后才抓到的处理,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教育挽救原则。
未成年犯罪不适用累犯。这是因为法律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及可塑性。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未成年犯罪还有诸多相关考量。比如,即使不构成累犯,若未成年犯罪情节恶劣,可能会面临更严格的矫治措施。又或者在未成年犯罪后重新回归社会的过程中,其教育改造、就业帮扶等方面会有特殊政策。若您对未成年犯罪在法律适用、后续处理等方面还有更多疑问,别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资深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