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还没伤残鉴定就辞职有啥后果
工伤未做伤残鉴定就辞职,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利后果。首先,若后续进行伤残鉴定,可能因离职时间过久,难以确定工伤与后续伤残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影响伤残等级的认定。其次,若在辞职时未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事宜达成一致,后续再主张赔偿可能会面临举证困难等问题,增加维权成本。一般来说,工伤职工应在治疗终结后及时进行伤残鉴定,在确定伤残等级后再考虑辞职事宜,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已经辞职,应尽量收集与工伤相关的证据,如就医记录、工资发放证明等,以便后续主张赔偿。
二、工伤未伤残鉴定先辞职会面临啥问题
工伤未进行伤残鉴定就辞职,可能面临以下问题:
首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相关待遇可能无法足额获得。根据法律规定,该补助金是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时支付给工伤职工的,辞职后再主张,单位可能会因已离职而拒绝支付或减少支付。
其次,工伤后续治疗费用可能难以保障。辞职后,单位可能不再承担后续治疗费用及相关手续办理。
再者,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也可能受影响。这笔费用通常需工伤职工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未鉴定就辞职,后续办理领取手续可能会有波折。
建议在工伤认定后,先进行伤残鉴定,确定等级,再与单位协商解决工伤待遇问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避免辞职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三、工伤未鉴定先辞职影响工伤赔偿吗
工伤未鉴定就辞职可能会对赔偿产生影响。
首先,工伤认定是获得赔偿的前提。在未完成工伤认定时辞职,可能会导致工伤认定程序受阻,影响后续赔偿。
其次,伤残鉴定结果直接关系到赔偿数额。若未鉴定就辞职,可能无法及时确定伤残等级,进而难以准确计算赔偿金额。
一般而言,建议在完成工伤认定及伤残鉴定后再考虑辞职。这样能确保你依法依规获得应有的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等。若已辞职,应尽快催促单位配合完成工伤认定和鉴定,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需注意保留好工伤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等,以防万一。
工伤未做伤残鉴定就辞职确实存在诸多风险。比如,即便之后确定了伤残等级,由于离职影响因果关系判定,赔偿金额可能大打折扣。还有,若与单位协商赔偿不成,后续漫长的维权之路会困难重重。那要是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更好地应对呢?比如怎样更有效地收集证据,如何跟单位沟通赔偿事宜等。要是你对工伤未鉴定就辞职后的赔偿流程、证据收集等方面存在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准有效的建议,助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