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恶意转移财产逃债是否能向股东索要欠款
一般情况下,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以其自身财产承担债务。公司恶意转移财产逃债,不能直接向股东索要欠款。
然而,若存在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情形,债权人可以起诉股东,要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这种情况下,需要证明股东存在滥用行为,如将公司财产与个人财产混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若能证明这些行为,债权人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向股东主张权利。
总之,不能简单地向股东索要欠款,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股东是否应承担责任。
二、公司恶意逃债,股东对欠款有无偿还责任
一般情况下,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通常无需对公司债务承担偿还责任。
但存在特殊情形:若股东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应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抽逃出资的,应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需具体分析公司及股东情况,才能准确判断股东是否需对欠款担责。
三、公司恶意逃债,债权人权益如何获保障
公司恶意逃债时,债权人可通过以下方式保障权益:
1.行使撤销权:若公司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等行为,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
2.申请财产保全:在起诉前或诉讼中,可向法院申请对公司财产进行保全,防止其转移财产。
3.追究股东责任:若股东存在出资不实、抽逃出资等情形,可要求股东在未出资或抽逃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4.申请公司破产:若公司资不抵债,债权人可申请其破产清算,通过破产程序公平受偿。
5.追究法定代表人责任:若法定代表人有恶意逃债行为,可能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罚款、拘留等。
通过以上措施,能最大程度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确保债权得以实现。
当遇到公司恶意转移财产逃债时,大家都很关心股东是否担责。要知道,不是所有情况股东都需担责。一般公司以自身财产担责,但要是股东滥用法人地位和有限责任,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债权人可起诉股东担责,不过得证明股东存在如财产混同、虚假出资等滥用行为。那在实际遇到此类纠纷时,如何准确判断股东行为是否属于滥用?又该怎么收集有力证据证明呢?若你对此还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