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抢劫罪成立的法定情形不包括哪些情况

抢劫罪成立的法定情形不包括哪些情况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6.10 · 1963人看过
导读:抢劫罪成立的法定情形不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单纯的抢夺行为转化为抢劫的情况,未达“数额较大”等转化条件仅定抢夺罪;二是为索要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行为,一般定非法拘禁罪;三是携带凶器抢夺但未使用凶器的情形,通常定抢夺罪,使用凶器或以凶器相威胁才构成抢劫。认定抢劫罪需严格依法律规定,避免错判。
抢劫罪成立的法定情形不包括哪些情况

一、抢劫罪成立的法定情形不包括哪些情况

抢劫罪成立的法定情形不包括单纯的抢夺行为转化为抢劫的情况。单纯的抢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若未达到“数额较大”等转化条件,仅定抢夺罪,而非抢劫罪。

也不包括为索要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行为。这种行为一般定非法拘禁罪,而非抢劫罪,需注意债务的合法性等因素。

此外,不包括携带凶器抢夺但未使用凶器的情形,这种情况通常定抢夺罪,只有当使用凶器或以凶器相威胁时才构成抢劫罪。

总之,要准确认定抢劫罪,需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情形,避免将类似行为错误定性。

二、抢劫罪不成立的法定情形有哪些情况

抢劫罪不成立的法定情形如下:

1.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抢劫行为,不构成抢劫罪。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依据《刑法》第十三条但书规定,若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比如仅以轻微暴力索要少量财物,且未造成人身伤害等严重后果。

3.缺乏非法占有目的:抢劫罪要求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若行为人是为了实现合法债权,采取了类似抢劫的手段,因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不构成抢劫罪。

4.不符合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特征:抢劫罪通过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压制被害人反抗夺取财物,若行为未达此程度,如只是一般的推搡,未使被害人不敢或不能反抗,不构成抢劫罪。

三、抢劫罪不构成犯罪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抢劫罪一般是严重犯罪,但存在不构成犯罪的法定情形:

1.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根据《刑法》,不满14周岁实施抢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刑法》第十三条规定,若抢劫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比如行为人仅以轻微暴力索要少量财物,且未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等后果。

3.缺乏主观故意:抢劫罪要求主观上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故意。若行为人没有此故意,如基于合法债权采取过激手段索要财物,则不构成抢劫罪。

在探讨抢劫罪成立的法定情形不包括哪些情况时,我们需要明确抢劫罪的构成要件。除了前文提到的一般情形外,并非所有类似抢夺或威胁行为都构成抢劫罪。比如,单纯以言语威胁,但未实际使用暴力且未当场取得财物的,通常不构成抢劫罪。还有,在一些民事纠纷中,一方因索要合法债务而对另一方实施的轻微暴力行为,也不一定构成抢劫罪。如果您对抢劫罪成立的法定情形及不包括的情况仍有疑问,例如对某种特殊行为是否属于抢劫罪存疑,或者对相关法律细节不清楚,不要错过获得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剖析,消除您的困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