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迫辞职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被迫辞职可主张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若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法情形,导致劳动者被迫辞职的,劳动者还可主张经济赔偿金,赔偿金为经济补偿的二倍。
需注意,劳动者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离职证明等,以证明被迫辞职的事实及用人单位的违法情形,便于后续维权。
二、被迫辞职未获赔偿该如何依法维权
被迫辞职未获赔偿,可按以下步骤依法维权:
首先,收集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被迫辞职的聊天记录、邮件、离职通知等,以证明劳动关系及被迫辞职事实。
其次,与单位协商,可面对面沟通或发送书面函件,明确指出单位违法之处,要求支付相应赔偿。
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准备好上述证据材料,填写投诉表格,劳动监察部门会介入调查处理。
还可申请劳动仲裁,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及证据,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
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三、被迫辞职申请赔偿的法律流程是怎样的
被迫辞职申请赔偿,可按以下法律流程操作:
1.收集证据:准备能证明被迫辞职的证据,如单位调岗降薪通知、威胁谈话录音、拖欠工资记录等。
2.通知单位:以书面形式向单位发送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说明被迫辞职原因及依据的法律条款,并保留好送达凭证。
3.协商赔偿:与单位就赔偿事宜进行沟通协商,要求支付经济补偿等费用。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4.申请仲裁:协商不成,在离职一年内,向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
5.诉讼: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了解被迫辞职的赔偿标准是什么之后,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关注。比如赔偿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是按照基本工资还是包含奖金、津贴等在内的应发工资。另外,不同工作年限对应的赔偿月数有明确规定,具体怎样准确计算工作年限从而得出相应赔偿月数。这些细节对于精准把握被迫辞职赔偿标准很关键。如果你在被迫辞职赔偿方面还有诸如计算基数、工作年限界定等困惑,或者想进一步深入了解赔偿标准的具体应用,别错过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更详尽准确的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