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缓刑后发现漏罪怎么判
1.若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发现漏罪,应撤销缓刑。这样做是为维护法律公正和权威性,防止犯罪分子逃避应有的处罚。
2.对于新发现的罪需单独作出判决,再将前罪与后罪所判刑罚按数罪并罚规定确定执行刑罚。这能全面考量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给予恰当惩处。除死刑和无期徒刑外,执行刑期在总和刑期和数刑最高刑期间酌情确定,且不同刑罚有上限规定,确保刑罚的合理性和均衡性。
3.已执行的缓刑考验期不能折抵刑期,因为缓刑本身是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考验期并非实际服刑,不折抵符合其性质。
建议司法机关在案件侦查和审判时仔细审查,避免漏罪情况。犯罪分子也应如实供述全部罪行争取宽大处理。
二、缓刑后发现漏罪会数罪并罚吗
缓刑后发现漏罪会数罪并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
对新发现的漏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即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三、缓刑后发现漏罪,量刑依据和流程是怎样的
缓刑后发现漏罪,首先应撤销缓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新发现的漏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量刑方面,若前罪和漏罪都属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流程上,司法机关发现漏罪后会立案侦查,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审理时,会对漏罪进行判决,再与前罪并罚确定最终刑罚。已执行的缓刑考验期,不折抵刑期。例如,甲因A罪被宣告缓刑,缓刑期间发现漏罪B罪,法院会对B罪量刑,再和A罪并罚确定新刑罚。
当我们探讨缓刑后发现漏罪怎么判这个问题时,其实背后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关注。缓刑期间发现漏罪,新罪与原判决的并罚方式对最终量刑影响重大,这关乎到罪犯实际服刑的时长。而且,漏罪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判决结果。若漏罪情节较轻,和原判决合并处罚时可能还有一定从轻空间;若漏罪情节严重,那量刑可能大幅增加。如果你对缓刑后发现漏罪的并罚具体计算方式、不同漏罪类型的常见判决结果等方面还有疑问,别让困惑继续困扰你。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