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法定情形

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法定情形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6.10 · 1361人看过
导读: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有三种情形:过失性辞退,即劳动者有严重过错,如违反规章、失职等,单位可直接解约;无过失性辞退,指劳动者无主观过错但因身体、能力或客观情况无法履职,单位提前书面通知或付一个月工资后可解除;经济性裁员,是单位因经营困境,如企业重整等进行裁员。单位解除合同需合法合规,按不同情形做好证据保留、通知补偿、遵循程序等工作。
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法定情形

一、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法定情形

1.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主要有过失性辞退、无过失性辞退和经济性裁员三种情形。过失性辞退是因劳动者自身存在严重过错,如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等,单位可直接解除合同,这是基于劳动者的不当行为对单位权益的保护。

2.无过失性辞退是在劳动者无主观过错,但因身体状况、工作能力或客观情况变化等导致无法正常履行合同的情况下,单位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解除。例如劳动者患病医疗期满不能工作等情况。

3.经济性裁员则是单位因自身经营困境,如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等,可进行裁员。

建议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操作,确保解除行为合法合规。对于过失性辞退要保留好相关证据;无过失性辞退要做好提前通知和补偿工作;经济性裁员要遵循法定程序,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担何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一是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是继续履行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能够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若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维权。

三、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担何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继续履行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且合同仍可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

当我们探讨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法定情形时,除了了解这些法定情形本身,还需关注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比如,用人单位在法定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后,需要承担怎样的经济补偿责任。一般来说,符合法定情形解除,若属于应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需按劳动者工作年限等标准支付。另外,若劳动者对用人单位以法定情形解除劳动合同存在异议,该如何维权也是重要问题。劳动者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乃至诉讼等途径解决。如果您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法定情形后的经济补偿、维权途径等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员将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