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员工在合同期间辞职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员工在合同期间辞职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6.10 · 1604人看过
导读:员工在合同期间按法定程序辞职一般无需担责,法定程序是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单位,试用期提前三日通知。但存在特殊情况,违反服务期或竞业限制约定,要支付违约金,造成损失还需赔偿。为避免违约,员工辞职应严格按法定程序和时间书面通知,仔细查看合同相关条款并遵守约定。
员工在合同期间辞职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一、员工在合同期间辞职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员工在合同期间按法定程序辞职通常无需担责。法定程序为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单位,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单位便可解除劳动合同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员工违反服务期约定时,需按约定向单位支付违约金,且数额不得超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同样要按约定支付违约金,若给单位造成损失,还需承担赔偿责任

为避免违约担责,员工辞职时应做到:

1.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时间要求提出辞职,提前做好书面通知。

2.仔细查看合同中服务期和竞业限制相关条款,若涉及则遵守约定,避免违约行为

二、员工合同期内辞职违约赔偿有哪些

一般而言,员工在合同期内辞职,正常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无需承担违约赔偿责任。不过,存在两种需支付违约金的特殊情况:

一是违反服务期约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且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二是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若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三、员工合同期内擅自离职要负哪些法律责任

员工在合同期内擅自离职,可能需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违约责任:若劳动合同中约定了服务期或竞业限制条款,员工擅自离职违反相关约定,应按合同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比如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约定服务期,员工未满服务期擅自离职,就要支付违约金。

赔偿损失责任:擅自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员工应承担赔偿责任。损失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按约定办理)、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

建议员工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依法依规离职。

当探讨员工在合同期间辞职承担什么责任时,除了已知解答内容,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关注。一方面,若员工辞职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实际经济损失,比如因突然离职导致项目停滞带来的损失,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如果员工与单位签订了保密协议或竞业限制协议,在辞职后违反这些协议,也要承担相应违约责任。你是否在合同期辞职过程中遇到类似责任界定的困扰呢?要是对员工辞职后的赔偿范围、协议违约处理等问题仍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精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劳动关系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关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