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当事人若想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要在执行程序启动后、执行结束前提出。
被申请人若能拿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存在以下情况,法院合议庭审查属实后,会裁定不予执行:
没有仲裁协议。
裁决事项不在仲裁协议范围内或仲裁机构没权仲裁。
仲裁庭组成或程序违法。
裁决依据的证据是假的。
对方隐瞒影响公平裁决的证据。
仲裁员有索贿等违法裁决行为。
若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同样会裁定不予执行。
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法定期限是多久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应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该期限属于除斥期间,固定不变,不存在中止、中断、延长的情形。若当事人未在这六个月内提出撤销申请,其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权利即丧失。此规定旨在维护仲裁裁决的稳定性与权威性,避免当事人长期拖延行使权利,保障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所以,当事人若认为仲裁裁决存在法定可撤销情形,如没有仲裁协议、仲裁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等,需及时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撤销申请。
三、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法定时限是多久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应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此六个月为除斥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也就是说,从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书那一刻起开始计算,必须在六个月这个固定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申请,否则将丧失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权利。一旦超过该法定时限,法院将不予受理当事人的撤销申请,仲裁裁决将继续有效并具有强制执行力。所以当事人若对仲裁裁决有异议,需及时在规定期限内行使撤销申请权。
当我们探讨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时,其实这背后还有相关联的重要问题值得关注。一方面,在规定期限内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后,若法院裁定不予执行,接下来该如何处理纠纷是大家需要了解的。一般可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另一方面,若超过了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期限,当事人的权利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超过期限可能导致申请不被受理,当事人需承担相应不利后果。如果您对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期限的细节、超期影响或后续处理等问题存在疑惑,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为您精准。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