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不当得利有刑事责任吗

不当得利有刑事责任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2 · 1359人看过
导读:不当得利一般不涉及刑事责任,它是无合法根据、使他人受损自己获利的行为,通常属民事范畴,受损方可要求得利方返还利益。但如果不当得利行为存在诈骗等违法情节,如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财物,就可能触犯刑法,涉嫌诈骗罪,从而引发刑事责任。具体是否构成犯罪及责任承担,由司法机关依刑法和案件事实证据认定。
不当得利有刑事责任吗

一、不当得利刑事责任

不当得利一般情况下不涉及刑事责任。不当得利指无合法根据,使他人受损而自己获利的行为。

通常它属于民事范畴,受损方有权要求得利方返还不当利益。不过,若不当得利行为存在诈骗等其他违法情节,则可能触犯刑法。比如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构成不当得利,同时可能涉嫌诈骗罪。这种情况下,就会引发刑事责任。具体是否构成犯罪及承担何种刑事责任,需根据案件具体事实和证据,由司法机关依据刑法相关规定认定。

二、不当得利在哪些情形下会承担刑事责任

一般情况下,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范畴,承担的是返还财产等民事责任。但在特定情形下可能涉及刑事责任,主要是转化为侵占罪。

根据《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侵占罪。这里不当得利人若获得的是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或代为保管物,且满足数额较大(各地标准有差异),经财物所有人要求返还却拒不返还,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比如甲捡到乙的钱包,内有大量现金,乙要求甲归还,甲拒绝,此时甲的不当得利行为就可能构成侵占罪,面临刑事处罚

三、不当得利引发的损失赔偿法律强制力吗

不当得利引发的损失赔偿具有法律强制力。依据《民法典》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若因不当得利造成受损失方其他损失,受损方有权要求赔偿。

当受损方通过协商等方式无法获得赔偿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旦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若得利人仍不履行赔偿义务,受损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查询、冻结、划拨等执行措施,保障受损方合法权益。所以,不当得利引发的损失赔偿受法律保护,具有强制执行力。

当探讨不当得利是否有刑事责任时,我们要清楚不当得利一般属于民事范畴。多数情况下,不当得利只需返还财物及孳息等。然而,若存在恶意取得且数额巨大等特定情形,可能触犯刑法相关罪名,进而承担刑事责任。比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获取巨额不当利益,就可能涉嫌诈骗罪等。要是对不当得利在何种情况下会触发刑事责任,以及后续可能面临的法律流程等还有疑问,别错过了解真相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剖析其中的法律要点,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