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超过一年没动静该怎么办

取保候审超过一年没动静该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1.04 · 1667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最长时限为十二个月,超一年无动静时应依法解除并退还保证金(如有)。当事人可联系执行机关要求解除,若执行机关拒绝或拖延,可向上级机关或同级检察院反映,因为检察院对执行情况有监督权,发现违法情形可责令纠正。
取保候审超过一年没动静该怎么办

一、取保候审超过一年没动静该怎么办

取保候审的最长时限为十二个月。

若取保候审已超一年却无动静,依据相关法律,需解除取保候审并退还保证金(若有)。

你能够主动与执行取保候审的机关(如公安机关等)取得联系,要求其依法作出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

倘若执行机关拒绝或拖延处理,你可向上级机关或同级人民检察院反映情况。

人民检察院对取保候审的执行情况具有监督权,一旦发现违法情形,便可责令执行机关予以纠正。

二、取保候审超期违法吗怎么处理

取保候审期限逾越是否构成违法行为?如何进行处理? 若超出取保候审的法定时限,并且经办案单位认定已无必要对嫌疑人进行刑事追责,那么将立即解除该取保候审措施。

在案件仍未得到最终审结的前提下,倘若办案单位认为有必要继续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可根据具体情形,斟酌决定是否重新启动取保候审程序或变更其他强制性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三、取保候审超期自动撤销吗

当取保候审的期限届满时,它并不会自动被撤销,通常情况下,这是需要司法机关进行评估并且做出最终决策的事项。

根据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明确规定,无论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亦或是公安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其最长期限都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一旦该期限届满,则应立即解除取保候审的相关措施。

因此,在超期之后,是否会撤销取保候审,这是需要由有权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进行严格审核,并且作出公正裁定的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当我们探讨取保候审超过一年没动静该怎么办时,需要了解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多种情况。在取保候审期间,相关部门会对案件进行侦查、审查起诉等工作。如果超过一年没动静,可能是案件复杂、证据收集困难,也可能是其他特殊原因。但这时候当事人的权益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是否可以申请解除取保候审措施或者要求有关部门给出合理的解释等相关权益问题。如果您或者身边的人正面临取保候审超过一年没动静的困扰,对后续自己的权利与应对措施存在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 “立即咨询” 按钮,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443次阅读
  • 取保候审期满的处理方式是:1、案件已办结,办案机关认为不需要追究取保候审人的刑事责任的,应当解除取保候审;2、案件尚未解决的,办案机关认为可能需要追究取保候审人的刑事责任,认为可以取保候审的,可以决定重新取保候审,重新计算取保候审期限;3、案件尚未解决的,办案机关认为可能需要追究取保候审人的刑事责任,认为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可以采取更严厉的强制措施,如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
    2024-10-19 1379次阅读
  • 2024.03.03 1461次阅读
  • 445次阅读
  • 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2024-06-06 989次阅读
  • 2024.07.27 8321次阅读
  • 444次阅读
  • 若一审法院超过法定审限期,您可采取以下合理措施:首先,向本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议,请求其监督审理进度;其次,向本院纪检组或监察部门提出申诉,要求查明原因并加快审理;最后,若上述途径无效,可直接向上级法院反映情况,寻求更高层次的监督与解决。
    2024-05-01 1297次阅读
  • 2024.08.25 2083次阅读
  • 32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